南昌昔谓水浮州,铁柱支持事更幽。
天地有炉劳一铸,蛟螭无穴解群忧。
槎牙露处几三尺,摇撼徒然踣万牛。
人赖旌阳恩力大,此功何愧禹功优。
南昌昔谓水浮州,铁柱支持事更幽。
天地有炉劳一铸,蛟螭无穴解群忧。
槎牙露处几三尺,摇撼徒然踣万牛。
人赖旌阳恩力大,此功何愧禹功优。
这首诗描绘了南昌铁柱的历史与象征意义。开篇“南昌昔谓水浮州”,以南昌的传说起笔,引出铁柱的存在。接着“铁柱支持事更幽”点明铁柱支撑着这一神秘之地,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天地有炉劳一铸”一句,赞美了铸铁柱的工匠们,他们用炉火锻造出了这根铁柱,赋予其力量与坚韧。紧接着“蛟螭无穴解群忧”则通过蛟龙和石洞的隐喻,强调铁柱的存在解决了许多困扰,保护了这片土地。
“槎牙露处几三尺,摇撼徒然踣万牛”描绘了铁柱的壮观与坚固,即使面对巨大的摇晃和冲击,也如同不动如山,展现了其非凡的力量。最后,“人赖旌阳恩力大,此功何愧禹功优”表达了人们对铁柱的感激之情,认为其功劳不亚于古代治水英雄大禹,体现了铁柱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昌铁柱的描述,不仅赞颂了其物理上的坚固与力量,更寓意了它在历史与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对当地人民的深远影响。
犹忆十年前,粝饭足饱噍;
六、七年以来,但糜亦欢笑。
去年艰粒食,饥赖山薯疗;
今年薯也无,冷灶频断烧。
有田不得耕,耕熟复遭剽;
若望人解推,譬之瓠无窍。
举世尚武功,不闻需智调;
亦或饰文名,未解赏墨妙。
众方悦谐媚,而余孤且峭;
每怀杞人忧,持论中其要。
以此触忌讳,乏绝谁相吊!
今年既如此,明年可预料?
问余服未服,仰天头自掉。
群盗连山苦未平,几回痛哭募乡兵。
千金散尽供奔走,万劫逃来更死生。
请援无人空断指,倒戈有约误同盟。
昨朝骨肉今仇敌,如此人心绝可惊。
秋鹗翔千仞,不肯随众鸟;
杰士贵独立,落落出人表。
与其失之随,毋宁蹈其矫;龙、比伏斧刀,夷、齐甘饿?。
万古立人极,只以一矫了;
才非矫不生,节非矫不成。
管宁渡辽海,以矫全其清;
虞集卧东山,以矫全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