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鹗翔千仞,不肯随众鸟;
杰士贵独立,落落出人表。
与其失之随,毋宁蹈其矫;龙、比伏斧刀,夷、齐甘饿?。
万古立人极,只以一矫了;
才非矫不生,节非矫不成。
管宁渡辽海,以矫全其清;
虞集卧东山,以矫全其名。
秋鹗翔千仞,不肯随众鸟;
杰士贵独立,落落出人表。
与其失之随,毋宁蹈其矫;龙、比伏斧刀,夷、齐甘饿?。
万古立人极,只以一矫了;
才非矫不生,节非矫不成。
管宁渡辽海,以矫全其清;
虞集卧东山,以矫全其名。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歌《杂诗(其三)》由陈肇兴所作,主题围绕着对杰出人物特立独行品质的赞美。诗人以秋鹗飞翔在千仞高空,不愿随从普通鸟类为喻,象征着杰出人士的卓尔不群和独立人格。他们宁愿保持自我,也不愿随波逐流,如龙凤潜藏锋芒,伯夷叔齐坚守节操,宁愿忍受饥饿。
诗人强调,这种独特的个性是人类精神的永恒标杆,只有坚持自我,才能激发才能和节操的成长。他举例管宁渡海保持清高,虞集隐居山林维护名声,都是通过“矫”(即特立独行)来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整首诗赞扬了独立人格对于成就伟大事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