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峡江望匡山》
《峡江望匡山》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停棹望匡岳,几非人世间。

两月江中水,十年湖上山。

风波行欲尽,岩壑终当还。

沙鸥与松鹤,见我何时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停泊舟船,眺望远处的匡岳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首句“停棹望匡岳”,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驻足舟边,凝视着远方巍峨的匡岳景象,流露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情感。接着,“几非人世间”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眼前景色的超凡脱俗,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

“两月江中水,十年湖上山”两句,运用时间的对比,描绘了江水与湖山的变换,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永恒。其中,“两月”与“十年”的差异,不仅体现了时间的跨度,也暗含了对自然变迁的感慨。

“风波行欲尽,岩壑终当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与依恋,以及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在经历了风浪的洗礼后,最终能够回到那充满奇峰怪石的岩壑之中,似乎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解脱。

最后,“沙鸥与松鹤,见我何时闲”以沙鸥和松鹤为伴,象征着诗人追求的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状态。沙鸥与松鹤的悠闲自在,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同时也寄托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追求与表达。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诉衷情.寒夜

霜华初堕湿红楼。悄坐拥香篝。

撩人薄寒天气,清冷怯凝眸。宝鸭睡,篆烟浮。

理衾裯。几声街鼓,万种离愁,都上心头。

(0)

送曹尊生大理之金陵

离筵楚楚柳依依,斗酒相看又落晖。

南国君裁新赋好,燕台我忆故山违。

春风驷马于公署,明月兰桡燕子矶。

临别殷勤重结袜,不堪黄鹄各分飞。

(0)

临江仙·其二沈康臣生日,席上作

细结五丝仙胜缕,屏间艾虎交悬。

愿郎如虎复如仙。山公曾典薄,四十正当年。

男子生难跨万乘,也应日数官钱。

他时花拂锦连乾。欲看三岛雪,更泛五湖船。

(0)

浣溪沙·其六

丛鬓轻笼象格纱。曲尘巾皱翳朝霞。

愁听江阁按红牙。

簪管枉铰银盖叶,绣床空钉白团花。

游丝飞絮近天涯。

(0)

南乡子

晴虺索春饶。垂柳长亭学舞腰。

昨夜惊鸿还入梦,妖娆。已隔扬州念四桥。

濯锦露花朝。曾泛兰舟拾翠翘。

云散风流何处觅,难描。浅黛遥山雪半消。

(0)

太平时.溯流纳溪舟,宿玉林寺。忆昔刘参之与弟承之、梁腾实相送至此,参之、腾实墓已宿草,感怆赋

回首徂征出塞前。甲申年。故人相送蜀江边。

共留连。廿载旧游非旧雨。销魂处。

晨星朝露各风烟。泪潸然。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