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湖南午坐雨作归山堂共成四绝句·其三》
《湖南午坐雨作归山堂共成四绝句·其三》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西山俄起一声雷,不觉如拳雨点来。

滴遍池中万荷叶,又催薝卜海榴开。

(0)
翻译
西山突然响起一声雷,
仿佛拳头大小的雨点接踵而至。
注释
西山:指代西部的山脉。
俄起:忽然升起。
一声雷:打雷的声音。
不觉:没有察觉到。
如拳:像拳头一样大小。
雨点:雨水滴落。
来:到来。
滴遍:洒满。
池中:池塘里。
万荷叶:众多的荷叶。
又催:再次催促。
薝卜:植物名,夏季开花,花色鲜艳。
海榴:也指薝卜,因其花朵形似石榴,故有此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夏日雷雨,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敏锐感受和深厚情感。首句“西山俄起一声雷”以宏大的画面开篇,表达了天气突变的壮观景象。“不觉如拳雨点来”则继续描绘这场突然降临的暴雨,以“拳”形容雨滴的大小和密集程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中间两句“滴遍池中万荷叶,又催薝卜海榴开”,诗人转而关注雨水对植物的影响。雨点滴落在莲叶上,既映射出雨势之大,也反衬出了荷叶的清凉和坚韧。紧接着,“又催”一词表明了雨水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而且还具有推动生长的力量,它促进了薝卜(一种植物)和海榴(可能指石榴)的成熟与开放,这里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力和生机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雷雨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界深刻理解。语言上以简练、鲜活的笔触勾勒出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场雨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与生命的勃发。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八六子

忆南洲。绀波萦绕,垂杨翠拂朱楼。

念十载风流梦觉,满身花影人扶,旧曾暗游。

无言空怆离忧。醉袖裛将红泪,吟笺写许清愁。

试与问、杨琼解怜郎否,也应还是,旧家声价,而今艳质不来眼底,柔情终在心头。

黯凝眸。黄昏月沈半钩。

(0)

南坡口号十八首·其十六

旧日都城饫子鱼,一鳞今不到茅庐。

果然额上通三印,尽去侯门代鲤书。

(0)

雨中即事简二友·其六

莺声求友乱缫车,兀坐翻思二客佳。

乞得晚晴红照水,南坡东畔月侵阶。

(0)

龙游八景·其八村市晓烟

微茫村市隐江湄,三两人家欲早炊。

翠箔楼台烟半湿,不知红日上花枝。

(0)

挽李忠定公

炎图第一相萧公,王谢风流愧下风。

力正君臣先伪楚,不将金帛问和戎。

输忠自昔忘夷险,注意如今见始终。

驻马佳城天莫问,寒空惨淡没孤鸿。

(0)

次韵严巨孟·其一

侠也生来拙,论才寸不通。

趋时惭寡术,守古又无功。

永日书千卷,闲宵月数峰。

惟期贤者达,邃閤见开通。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