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诉衷情.寒夜》
《诉衷情.寒夜》全文
清 / 徐釚   形式: 词  词牌: 诉衷情令

霜华初堕湿红楼。悄坐拥香篝。

撩人薄寒天气,清冷怯凝眸。宝鸭睡,篆烟浮。

理衾裯。几声街鼓,万种离愁,都上心头。

(0)
鉴赏

这首清代词作《诉衷情·寒夜》是徐釚的代表作之一。词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冬夜的寂静与寒冷,以及词人心中的情感波澜。

"霜华初堕湿红楼",开篇以霜降后的景象起笔,暗示了季节转换和环境的清冷,红楼在霜露中显得更加寂静。“悄坐拥香篝”描绘出主人公独自静坐的情景,香篝的温暖与周围的寒气形成对比,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寂。

"撩人薄寒天气,清冷怯凝眸"进一步渲染了寒夜的氛围,薄寒让人不自觉地感到寒意,连目光也因清冷而难以聚焦。这里流露出词人对环境的敏感和内心深处的敏感情绪。

"宝鸭睡,篆烟浮",通过描绘香炉中篆烟袅袅上升的场景,暗示了词人无尽的思绪在飘荡,如同篆烟般难以捉摸。"理衾裯"的动作则透露出词人在深夜难以入眠,对温暖的需求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慰藉。

最后,“几声街鼓,万种离愁,都上心头”,以街鼓声作为时间的象征,将词人的万千离愁凝聚在这一刻,直击人心。整首词以景寓情,表达了词人在寒夜中的孤独与离愁,展现了词人的细腻情感和深沉意境。

作者介绍
徐釚

徐釚
朝代:清   字:电发   号:虹亭   籍贯:吴江(今属江苏苏州)   生辰:qiú )(1636~1708

徐釚(qiú )(1636~1708)清代词人。字电发,号虹亭、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纂修明史。因忤权贵,二十五年归里后,东入浙闽,历江右,三至南粤,一至中州。游历所至与名流雅士相题咏。康熙皇帝南巡,两次赐御书,诏原官起用,不肯就。卒年七十三。
猜你喜欢

梅花十咏·其一梅梢

根清条不肥,影落明月地。

凄凄欲寒时,胚腪已生意。

(0)

感春

我爱沙边双白鸥,飞鸣相乐还相求。

往来饮啄性如一,异类不至心无忧。

我来穷山无与友,虽有接纳非吾俦。

人生从类乃为乐,强言笑语欢何由。

(0)

谢人惠金沙酴醾二首·其二

金沙丰腴合德艳,酴醾轻盈飞燕身。

久无丹白应知我,齐散天香供道人。

(0)

淮阴阻雨

樯竿日日春风转,渺渺孤舟数家县。

朝来雨暗隔淮村,白浪卷沙吹断岸。

渡头杨柳湿青青,桥下涓涓野水生。

满尺白鱼初受钓,断行归雁故能鸣。

平生行止任迟速,篷底欠伸朝睡足。

从来江海有前约,老去尘埃无可欲。

晓天暖日生波光,桃杏家家半出墙。

春日春波好相待,短帆轻橹可须忙。

(0)

秋怀十首·其四

岁暮无所为,官门聊饮酒。

家贫乏肴果,撷蔬不盈手。

要归一醉尔,宁复计薄厚。

颓然几案间,樗散忘宇宙。

古来痛饮人,可是耽醇酎。

由来困寂寞,聊此娱昏昼。

纷纷眼前物,泯泯胸中垢。

当其暂忘去,快若免介胄。

萧萧风入檐,皎皎月当牖。

歌罢兴已阑,感叹还搔首。

(0)

春日杂书八首·其七

昨日为雨备,今晨天乃风。

障风谨自保,通夕雪迷空。

备一常失计,尽备力不供。

因之置不为,拱手受祸凶。

当为不可壤,任彼万变攻。

筑室如金石,何劳计春冬。

此道简且安,古来家国同。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