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杂书八首·其七》
《春日杂书八首·其七》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昨日为雨备,今晨天乃风。

障风谨自保,通夕雪迷空。

备一常失计,尽备力不供。

因之置不为,拱手受祸凶。

当为不可壤,任彼万变攻。

筑室如金石,何劳计春冬。

此道简且安,古来家国同。

(0)
注释
昨日:昨天。
备:准备。
今晨:今早。
乃:却。
障:防。
通夕:整夜。
失计:失算。
计:忧虑。
供:满足。
置:放弃。
祸凶:灾祸。
不可壤:无法改变。
万变:万物变化。
金石:坚固。
简且安:简单而安稳。
古来:自古以来。
翻译
昨天还为雨做准备,今早却刮起了风。
我谨慎防风以自保,整夜雪花漫天飞舞,视线被遮蔽。
过度准备常常失算,全力预备也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不再做无谓的准备,坦然接受可能的灾祸。
应当面对无法改变的事,任凭世间万物变化无常。
如同建造坚固的房屋,无需忧虑春夏秋冬的变换。
这条路简单而安稳,自古以来国家和个人皆如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于自然变化的顺应与准备,以及对内心世界的坚守和平静。诗人通过对昨日雨天、今日风天的观察,表达了对未来的预备之意。"障风谨自保"一句,显示出诗人面对外界变幻时的警觉与自我保护。而"通夕雪迷空"则是对自然界突变的一种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未知变化的感受。

接着,"备一常失计"等句子,透露出诗人对于准备不足的反思和自责。然而,这种自我批评很快被"因之置不为"所取代,表明诗人选择了顺其自然,不再过度焦虑于未来的不可预测。

最终,"当为不可壤,任彼万变攻"一句,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态。这种心态在接下来的"筑室如金石,何劳计春冬"中得到了具体展现,即通过内心的坚固与平和来对抗外界的变化,无需过多担忧世事。

全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这种哲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颇为常见,它强调个体与宇宙的和谐统一,以及内心世界对于外界变迁的独立性。这首诗通过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一种简约而安稳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读白乐天临水坐诗

西方社里收身早,白发人中得计长。

不作北门东掖客,更无闲事可思量。

(0)

洞霄宫

回合烟光叠翠屏,东南山水此为灵。

莺花春学蓬瀛境,楼阁夜干牛斗星。

古桧森罗烧药灶,彩云飘洒聚仙亭。

辽天俯近归期鹤,澥谷旁连骇巨溟。

紫陌红尘无一点,绿毛仙骨有千龄。

当时听法谈玄者,环佩锵锵拱上清。

(0)

郑州浮波亭

碧玉波光四面寒,虚空檐宇出林端。

尘埃未到交游绝,绕座扁舟与钓竿。

(0)

五月十三日偶成

富贵真同一蚁丘,宠荣多处独多忧。

静观草木自生意,晚爱溪山多胜游。

竹岂有情那得醉,鸡宁解语亦能愁。

纷纷数子成何事,只合求田问舍休。

(0)

淘金山

未覆一篑土,便作千仞观。

一自登巉岩,培塿视群山。

(0)

王正自挽诗·其一

道史词华丽,兰台地望高。

鸳行方接翼,牛刃极吹毛。

岂料飞梭语,长令空谷逃。

栖迟俄委化,惊惋首重搔。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