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虺索春饶。垂柳长亭学舞腰。
昨夜惊鸿还入梦,妖娆。已隔扬州念四桥。
濯锦露花朝。曾泛兰舟拾翠翘。
云散风流何处觅,难描。浅黛遥山雪半消。
晴虺索春饶。垂柳长亭学舞腰。
昨夜惊鸿还入梦,妖娆。已隔扬州念四桥。
濯锦露花朝。曾泛兰舟拾翠翘。
云散风流何处觅,难描。浅黛遥山雪半消。
这首明代杨慎的《南乡子》描绘了一幅春天清晨的画面。"晴虺索春饶",以晴空中的蜥蜴(古人称其为“虺”)似乎也在期待春天的到来,展现了早春的生机。"垂柳长亭学舞腰",运用拟人手法,写垂柳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少女在长亭前曼舞,形象生动。
"昨夜惊鸿还入梦,妖娆",诗人借梦境中的鸿雁,表达了对远方扬州的思念,以及对旧日美好时光的回忆。"已隔扬州念四桥",点出扬州的特定地点和四座桥,进一步强化了思乡之情。
下片"濯锦露花朝",描述的是清晨露珠点缀的花朵,如同锦绣般绚丽,暗示着美好的回忆。"曾泛兰舟拾翠翘",回忆起与佳人共乘兰舟,采摘花草的甜蜜往事。
最后两句"云散风流何处觅,难描",表达了对往昔风流韵事的追忆,如今人事已非,难以寻觅。"浅黛遥山雪半消"以景结情,远山上的积雪正在消融,象征着时光流逝,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感伤。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春天景色为背景,通过梦境和回忆,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的孤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