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白才二三,今白乃四五。
萧萧十数茎,底用更缕数。
年来悼亡悲,老至作诗苦。
外形虽由中,不应遽如许。
叹息计此身,几何不埋土。
而此尚低回,悄悄受群侮。
弟能教儿书,儿足事吾圃。
吾岂不可归,兹为寄门户。
始白才二三,今白乃四五。
萧萧十数茎,底用更缕数。
年来悼亡悲,老至作诗苦。
外形虽由中,不应遽如许。
叹息计此身,几何不埋土。
而此尚低回,悄悄受群侮。
弟能教儿书,儿足事吾圃。
吾岂不可归,兹为寄门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名为《久不看镜须之白者众矣得数语寄成父兼示儿侄》。诗中,诗人以白发的变化起兴,感叹时光流逝和个人境遇的变迁。他提到自己近年来因悼念亡者而心情悲痛,年老后写诗更加辛苦。诗人意识到自己的身体逐渐衰老,即将入土,但仍受到周围环境的困扰和侮辱。他欣慰于儿子能读书识字,足以支撑家庭,表达了想要回归田园的愿望。最后,他表达了对家业的牵挂,即使自己离开,也希望儿侄们能妥善照应。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又有对家庭责任的忧虑,体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对亲情的深情厚意。
闻君彭泽住,结搆近陶公。
种菊心相似,尝茶味不同。
湖光秋枕上,岳翠夏窗中。
八月东林去,吟香菡萏风。
不共众山同,岧峣出迥空。
几层高鸟外,万仞一楼中。
水落难归地,云离便逐风。
唯应霄汉客,绝顶路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