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其三》
《门下大资颜公挽诗·其三》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东郡连墙日,行藏二纪馀。

空留冢上剑,不见枕中书。

山黑佳城閟,堂阴旦宅虚。

悲心寄松槚,哀韵拥輀车。

(0)
翻译
东郡的城墙连绵不断,岁月已流逝了两整纪。
曾经的宝剑空留在坟冢,珍贵的枕中秘籍已不再见。
山色幽深佳城紧闭,厅堂阴暗昔日居所已空寂。
悲伤的心意寄托在松槚间,哀伤的挽歌伴随灵柩车前行。
注释
东郡:古代行政区划名。
连墙:城墙相连不断。
行藏:人的行为和隐退。
二纪:两代人的时间,约24年。
冢上剑:象征权力或记忆的遗物。
枕中书:典故,指珍贵的机密文件或智慧之书。
佳城:美好的陵墓。
閟:封闭,隐藏。
堂阴:厅堂的阴影,暗示空荡。
旦宅:早晨的居所,常指已故者的家。
虚:空无一人,空寂。
松槚:松树和槚树,古人常种于墓旁,代指墓地。
輀车:古代载运灵柩的车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弥逊的作品,名为《门下大资颜公挽诗(其三)》。从艺术风格来看,诗人采用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和表现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融合,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哀思之情。

首句“东郡连墙日”描绘出一幅延伸至东方郡县的连绵长城壁垒的画面,其中“日”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流逝。接着“行藏二纪馀”则是说时间如同行走并隐藏起来,留下的是过往岁月的遗迹。

中间两句“空留冢上剑,不见枕中书”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与个人失落感。诗人用“空留”的字眼,强调了过去英雄事迹只剩下遗物,而自身所珍视的东西却不复存在。

“山黑佳城閟,堂阴旦宅虚”一句,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通过山川之暗和宫阙之空,映射出一种内心的凄凉与孤寂。

末了两句“悲心寄松槚,哀韵拥輀车”则表达了诗人将自己沉重的心情寄托于松柏之间,而那种哀伤的情绪又如同拥挤在古老的车轮中无法释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深切的怀念与悲凉,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无尽眷恋,以及面对时光流逝后的哀伤情怀。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不雨遣闷二首·其二

池上芹泥即渐乾,梁间燕子拾虫难。

绿窗无限伤春意,看尽斜阳更倚阑。

(0)

茶园别朱伯言郭公葵

细水吹烟送客舟,离情恰似水东流。

此时对酒难为乐,何处寻春可纵游。

去雨来云天渺渺,轻蜂乱蝶日悠悠。

绝怜短发无聊赖,一夜如丝白满头。

(0)

寄桃浦诸故知即事五首·其二

山床折足琴暗徽,种菊不种西山薇。

愿从汉士碑有道,梦逢秦鬼歌无衣。

閒园不入烟火境,巨浸尽漂桃上梗。

老伴惟馀卧陇云,抱晦含光体常静。

(0)

挛跛中杂兴二首·其二

风物疏清尘事稠,才难殊叹古时流。

草《玄》不效龙蛇日,掺鼓空催雀鼠秋。

病有过家期已晚,官无抢地拜应休。

星轺度驿岚州使,喜说儒衣仗节游。

(0)

宋制置彭大雅玛瑙碗歌周伯温参政徵赋

淮藩开吴豪侠满,歌钟地属姑苏馆。

相儒独为缓颊生,笑出彭公玛瑙碗。

血乾智伯髅不腥,黄土莹错红水精。

妖蟆蚀月魄半死,虹光霞气喷且盈,隐若阵偃边将营。

彭公彭公古烈士,重庆孤城亦劳止。

天忘西顾二十年,亩尽东南数千里。

武侯祝文何乃伟,败由宋祚民今祀。

太湖底宁鱼米丰,官廨喜与閒门同。

酒波碗面动峡影,想见制置师犒飘风中,再酌庶沃磥磊胸。

君不见汉家将军五郡封,班氏天与世史功。

诗狂昭谏客吴越,存心唐室人怜忠。

呜呼尚友吾岂敢,醉墨惨澹云飞鸿。

(0)

寄鹤年

衡门之下可栖迟,且抱遗经住海涯。

东汉已编《高士传》,西方仍诵美人诗。

衰年避地方蓬转,故国伤心忽黍离。

天末秋风正萧瑟,一鸿声彻暮云悲。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