筮仕得残甸,举世所唾弃。
启居不遑恤,吾以遂吾志。
闾左方黯惨,饷输更枯瘁。
惊烽尽鸟窜,谍迹时麇至。
金汤惟所画,经纬赅而备。
图牒寓素心,索之在梦寐。
三载枕一戈,千秋犹傲吏。
晨登仲宣台,徒有昔人意。
永兹兰茝言,宛其相位置。
旷览晰古今,劳生耻忧悸。
逝将赓郢歌,庶或附声气。
筮仕得残甸,举世所唾弃。
启居不遑恤,吾以遂吾志。
闾左方黯惨,饷输更枯瘁。
惊烽尽鸟窜,谍迹时麇至。
金汤惟所画,经纬赅而备。
图牒寓素心,索之在梦寐。
三载枕一戈,千秋犹傲吏。
晨登仲宣台,徒有昔人意。
永兹兰茝言,宛其相位置。
旷览晰古今,劳生耻忧悸。
逝将赓郢歌,庶或附声气。
这首诗《答张鹿垣》由明代诗人区怀瑞所作,通过诗中描绘的场景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个人志向的坚守。
首句“筮仕得残甸,举世所唾弃”开篇即揭示了诗人的仕途遭遇,身处偏远之地,被视为世人所不屑。接着“启居不遑恤,吾以遂吾志”表明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志向,不为外界所动摇。
“闾左方黯惨,饷输更枯瘁”描绘了地方的衰败景象,粮食供应极度匮乏,暗示社会动荡不安。紧接着“惊烽尽鸟窜,谍迹时麇至”进一步渲染了战乱频仍的背景,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金汤惟所画,经纬赅而备”表达了诗人对于治理国家、稳固边疆的雄心壮志,认为这些策略和规划是实现理想的关键。而“图牒寓素心,索之在梦寐”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与渴望。
“三载枕一戈,千秋犹傲吏”体现了诗人长期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的决心,即使历经千载,也愿成为受人尊敬的官员。最后,“晨登仲宣台,徒有昔人意”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向往与追忆,希望能在精神上与他们共鸣。
“永兹兰茝言,宛其相位置”意味着诗人将永远秉持高洁的品德,如同兰花与茝草一般,保持自己的立场。“旷览晰古今,劳生耻忧悸”则表明诗人对历史与现实有着深刻的理解,不愿在世俗的忧虑中迷失自我。“逝将赓郢歌,庶或附声气”表达了诗人愿意继续创作,与先贤的精神相呼应,追求永恒的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现实的深刻反思,也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对理想的执着坚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十月雪堂,将归临皋,二客从坡。
适薄暮得鱼,细鳞巨口,新霜脱叶,月步行歌。
有客无肴,有肴无酒,如此风清月白何。
归谋妇,得旧藏斗酒,重载婆娑。
登虬踞虎嵯峨。
更凭醉攀翻栖鹘窠。
曾岁月几何,江流断岸,山川非昔,夜啸扪萝。
孤鹤横江,羽衣入梦,应悟飞鸣昔我过。
开户视,但寂寥四顾,万顷烟波。
壬戌之秋,七夕既望,苏子泛舟。
正赤壁风清,举杯属客,东山月上,遗世乘流。
桂棹叩舷,洞箫倚和,何事呜呜怨泣幽。
悄危坐,抚苍苍东望,渺渺荆州。
客云天地蜉蝣。
记千里舳舻旗帜浮。
叹孟德周郎,英雄安在,武昌夏口,山水相缪。
客亦知夫,盈虚如彼,山月江风有尽不。
喜更酌,任东方既白,与子遨游。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
虽只是、鹏搏九万,天池春碧。
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
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宁怀别。
人感旧,情空切。
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
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
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千里酸风,茂陵客、咸阳古道。
宫门夜、马嘶无迹,东关云晓。
牵上魏车将汉月,忆君清泪知多少。
怅土花、三十六宫墙,秋风袅。
浥露兰,啼痕绕。
画阑桂,雕香早。
便天还知道,和天也老。
独出携盘谁送客,刘郎陵上烟迷草。
悄渭城、已远月荒凉,波声小。
又匆匆、一番元夕,无灯更愁风雨。
人间天上无归梦,惟有春来春去。
愁不语。
漫泪湿香绡,□草人何许。
百年胜处。
还更有琉璃,春棚月架,万眼蝶罗否。
风流事,孤负后来儿女。
可怜薄命三五。
千金无买吴呆处,更说龙飞凤舞。
今又古。
便剩有才情,无分登楼赋。
春醪独抚。
也难觅阿瞒,肯容狂客,醉里试歌舞。
雨萧萧、春寒欲暮。
杜鹃声转□□。
东风与汝何恩怨,强管人间去住。
行且去。
漫憔悴十年,愁得身成树。
青青故宇。
看浩荡灵修,徘徊落日,不乐复何故。
曾听处。
少日京华行路。
青灯梦断无语。
风林飒飒鸡声乱,摇落壮心如土。
今又古。
任啼到天明,清血流红雨。
人生几许。
且赢得刘郎,看花眼惯,懒复赋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