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除浮习语丁宁,洙泗馀风刮地清。
孔李通家争几许,当时独未作门生。
刊除浮习语丁宁,洙泗馀风刮地清。
孔李通家争几许,当时独未作门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汪炎昶的作品,名为《晦庵先生遗墨(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人风雅之学问的追求和敬仰。
"刊除浮习语丁宁,洙泗馀风刮地清。"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批判精神。"刊除浮习"意味着剔除那些浅薄而无用的学问,"语丁宁"则是对真实可靠的知识追求的肯定。而"洙泗馀风刮地清"则描绘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文化氛围。
"孔李通家争几许,当时独未作门生。" 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于古代圣贤之学的尊崇,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孔李通家"指的是儒家和道家的广泛影响,"争几许"则是对这些学问流传程度的一种探讨。而"当时独未作门生"则表明作者虽然尊重这些学问,但并不盲目追随,而是保持着独立的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立不羁的思想品格。
悠悠十月尾,野静田事息。
严霜草木黄,千里树一色。
呼鹰者谁子,窘兔保深棘。
物皆爱其死,吾宁忍鲜食。
天寒苍山高,野寺在山麓。
长林系我马,古屋留客宿。
空岩阴风豪,达旦号古木。
梦为神仙游,境界脱尘俗。
平明出户望,晓日在岩腹。
冰霜刮昏霾,万丈攒翠玉。
山行日已久,常苦见未足。
犹同贤者处,愈久愈可欲。
传闻峻极岭,千里如在目。
愧尔岩上僧,穷年玩幽独。
君家将军本缝掖,叱咤西摧贺兰石。
一时成败何足论,要使英名垂竹帛。
到君奇骨尚虎头,白须千骑守边州。
插架万签供记览,探囊五字擅风流。
大河之东士精勇,日饮不妨飞猎鞚。
五更吹角建牙旗,万马合围行酒瓮。
朝裘风劲黑貂暖,夜帷雪满青毡重。
乐哉闭口莫言兵,虽有颇牧谁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