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遇二十五首·其二十五》
《感遇二十五首·其二十五》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缫丝未缘鱼,有丝生网心。

弦木以为弧,鸟兽不安林。

大钧本无事,物类亦愔愔。

谁令一机骇,万变起相寻。

焚木岂人火,弃沙非外金。

如何巧诈子,尚欲峻而深。

(0)
注释
丝:蚕丝。
缘:关联。
网心:内心编织的想法。
弦木:用弓弦。
弧:弧箭。
不安林:感到不安的树林。
大钧:自然。
无事:平静。
愔愔:安宁和谐。
一机:最初的机变。
万变:各种变化。
相寻:相继发生。
焚木:焚烧树木。
非:不是。
外金:非贵重金属。
巧诈子:欺诈者。
峻:严峻。
深:深奥。
翻译
蚕丝还未织成鱼网,却在心中产生了编织的念头。
用弓弦制作的弧箭,使得鸟兽在树林中感到不安。
大自然原本平静无事,万物和谐共处。
是谁让这最初的机变引发,导致各种变化接踵而来。
焚烧树木并非人为之火,抛弃沙石并非不珍贵的金属。
为何你这巧妙的欺诈者,还想追求严峻而深奥的境地。
鉴赏

这是一首深含哲理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心机变的深刻洞察。开篇“缫丝未缘鱼,有丝生网心”描绘了一幅充满隐喻的画面,缫丝如同社会关系网,它虽看不见却能捕捉住人的内心,暗示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纠葛的情感羁绊。紧接着,“弦木以为弧,鸟兽不安林”则通过弓箭的比喻,强调了权力和力量对自然和谐生态的破坏,使得原本安居的生物不得不四处逃散。

诗人进一步指出“大钧本无事,物类亦愔愔”,意在表达即使是巨大的门扉(比喻权力机构)原本应当平静无为,但万物之间却因这些力量的存在而感到忧虑。这也是对统治者和社会秩序的一种批判。

随后,“谁令一机骇,万变起相寻”则揭示了单一事件(一机骇)的连锁反应如何引发无数变化和连续的探索,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洞察,也体现了他对于事物复杂性质的认识。

“焚木岂人火,弃沙非外金”则通过比较自然界的元素与人类行为的对比,强调了人类活动与自然法则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最后,“如何巧诈子,尚欲峻而深”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巧言利口、不断深化欺骗之术的人们的质疑和批判。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丰富的比喻,展现了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精神,以及对自然与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春日五言二首·其二

去就惭云雁,浮沉羡海鸥。

妄心花片落,豪气柳枝柔。

(0)

再赋杉字韵呈美之

高卧终朝对碧巉,肯将志气逐尘凡。

眼穿斜谷双蓬鬓,身在长安一布衫。

未把渔竿栖汉濑,定随霖雨起商岩。

明堂有日求梁栋,认取凌云万丈杉。

(0)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钻天鹞子辽天鹘。

不度火,不度水,不度炉,离弦箭发没回途。

直饶会得十分去,笑倒西来碧眼胡。

(0)

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

(0)

静思院上元日二首·其一

麻姑山换越王山,忆昨下元今上元。

老去休惊长客寓,春来不拟问田园。

畏途豺虎中原近,挟日风云四海昏。

梦绕潇湘无落处,凭谁楚些与招魂。

(0)

制药

身如逆旅无非我,岂谓昌阳信引年。

南北未能忘世故,药囊随处却安禅。

万金良药吾何用,九转丹砂世谩传。

草木精华如可贳,未妨巾屦地行仙。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