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苍山高,野寺在山麓。
长林系我马,古屋留客宿。
空岩阴风豪,达旦号古木。
梦为神仙游,境界脱尘俗。
平明出户望,晓日在岩腹。
冰霜刮昏霾,万丈攒翠玉。
山行日已久,常苦见未足。
犹同贤者处,愈久愈可欲。
传闻峻极岭,千里如在目。
愧尔岩上僧,穷年玩幽独。
天寒苍山高,野寺在山麓。
长林系我马,古屋留客宿。
空岩阴风豪,达旦号古木。
梦为神仙游,境界脱尘俗。
平明出户望,晓日在岩腹。
冰霜刮昏霾,万丈攒翠玉。
山行日已久,常苦见未足。
犹同贤者处,愈久愈可欲。
传闻峻极岭,千里如在目。
愧尔岩上僧,穷年玩幽独。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山中寺庙过夜的景象和心境。开篇“天寒苍山高,野寺在山麓”即设定了一个萧瑟而又幽静的场景,苍茫的山峰和隐秘的寺院共同构筑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停留过程中的细节,如“长林系我马,古屋留客宿”表达了旅途中的歇息与庇护。而“空岩阴风豪,达旦号古木”则捕捉到了夜晚的寂静与清晨的生机。
梦境与现实交织,“梦为神仙游,境界脱尘俗”显示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清晨的景象“平明出户望,晓日在岩腹”描绘了天亮后的宁静美丽,以及时间流转中的和谐。
山行的体验“山行日已久,常苦见未足”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和探索欲望。最后,“愈久愈可欲”表达了对于这片土地和生活状态的喜爱与满足。
接下来的几句“传闻峻极岭,千里如在目。愧尔岩上僧,穷年玩幽独”则是诗人对远方山岭的向往,以及对那些选择隐居山林的僧侣生活的赞美和自我反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抒情,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