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慈元殿赐牡丹》
《慈元殿赐牡丹》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古风

九重羯鼓声动地,万年枝上回春意。

天遣姮娥散一枝,一枝先到山人家。

焚香再拜皋国色,雨露沾濡知帝力。

我愿人间春不老,长对此花颜色好。

(0)
翻译
深沉的羯鼓声震动大地,万年树上传来春天的气息。
上天派嫦娥撒下一片枝叶,最先飘到山间的农户家。
人们焚香虔诚礼拜,感受着皋国之美,知道这是皇上的恩赐。
我渴望人世间永远春光常驻,长久欣赏这花朵的美丽色彩。
注释
九重:指皇宫深处,表示地位崇高。
羯鼓:古代打击乐器,声音宏大。
姮娥:即嫦娥,月宫仙女。
山人家:指乡村居民。
焚香:点燃香料,表示敬意。
皋国色:可能指皋陶之德,或指某地的美景。
帝力:皇帝的力量或恩典。
人间春不老:永恒的春天,象征希望和美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宫廷内景和自然环境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永恒不衰的美好愿望。开篇“九重羯鼓声动地”与“万年枝上回春意”两句,设置了宏伟壮丽的背景和对长久生机的渴望。

接着,“天遣姮娥散一枝,一枝先到山人家”这两句,则是通过神话传说中的月宫仙女姮娥,将花朵赐予世间,尤其是偏远山区的人家,这不仅展现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也寓意着皇恩浩荡,如同春天般普惠大地。

“焚香再拜皋国色,雨露沾濡知帝力”这两句,通过对宫中祭祀与自然降雨的描述,再次强调了皇权的神圣和自然界不可思议的力量。同时,"焚香再拜"也可理解为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崇敬之情。

最后,“我愿人间春不老,长对此花颜色好”则是诗人的真挚表达,希望世间美好的景象永远不会衰败,对这花朵颜色的喜爱和赞赏达到顶峰。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皇宫生活的描绘,以及作者对于美好事物不老的美好愿望,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文情怀与审美追求。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满江红

漠漠轻阴,正梅子、弄黄时节。

最恼是、欲晴还雨,乍寒又热。

燕子梨花都过也,小楼无那伤春别。

傍阑干、欲语更沈吟,终难说。一点点,杨花雪;

一片片,榆钱荚。渐西垣日隐,晚凉清绝。

池面盈盈清浅水,柳梢淡淡黄昏月。

是何人、吹彻玉参差,情凄切。

(0)

风入松.再和桂洲

绿窗午枕睡初酣。梦喜脱朝簪。

觉来犹是长安客,垂杨里、空系归骖。

恋主心依晓阙,思亲泪湿春衫。玉河流水碧于蓝。

花外燕呢喃。新词谱就凭谁和,重封罢、亲手题缄。

欲待天边鸣雁,秋风寄与江南。

(0)

又赓张翼韵

腊前三白旷无涯,应是天公降六华。

九曲河深凝底冻,张骞无处再乘槎。

(0)

钟子炼丹

翠微高处渺清烟,知子机藏辟谷坚。

丹鼎铅砂勤火候,溪云岩谷傲松年。

漂龙掣电深渊底,崖虎生风迥洞边。

径已苔蒙人未履,昂霄足蹑斗牛天。

(0)

元宫词·其一○一

梦觉银台画烛残,窗前风雪满雕栏。

为嫌衾薄和衣睡,火冷金垆夜半寒。

(0)

元宫词·其五十三

按舞婵娟十六人,内园乐部每承恩。

缠头例是宫中赏,妙乐文殊锦最新。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