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青山晚望》
《青山晚望》全文
唐 / 许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昔人怀感处,此地倍魂消。

四海经摇落,三吴正寂寥。

风移残烧远,帆带夕阳遥。

欲继前贤迹,谁能似隐招。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īngshānwǎnwàng
táng / táng

rén怀huáigǎnchùbèihúnxiāo
hǎijīngyáoluòsānzhèngliáo

fēngcánshāoyuǎnfāndàiyángyáo
qiánxiánshuínéngyǐnzhāo

翻译
往昔人们感慨之地,此处更令人销魂落魄。
天下历经凋零变迁,江南三吴之地也一片沉寂空旷。
风儿吹送着余烬渐行渐远,船帆带着夕阳显得格外遥远。
想要追随前代贤者的足迹,谁又能像他们那样归隐招遥呢?
注释
昔人:过去的人们。
怀感:心生感慨。
此地:这个地方。
倍魂消:加倍地让人心神消散。
四海:泛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经摇落:经历衰败、变迁。
三吴:古代对长江下游江南地区的统称,包括吴郡、吴兴、会稽三郡。
正寂寥:正值寂静、空旷。
风移:风吹动。
残烧:燃烧后的余烬。
远:远离。
帆带:船帆伴随着。
夕阳遥:夕阳远处。
欲继:想要继续。
前贤:前辈的贤者。
迹:足迹,这里指道路或成就。
谁能似隐招:谁能像他们一样归隐而招人景仰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孤寂的情感,诗人站在青山之下,晚风中回忆着往昔。"昔人怀感处"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而"此地倍魂消"则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思念之情,似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情感愈发强烈。

"四海经摇落,三吴正寂寥"中,“四海”指代广阔无垠的世界,“三吴”则特指古代的吴国地域,即今天的江苏、安徽一带。这里通过“摇落”和“寂寥”的字眼,描绘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萧索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静。

"风移残烧远,帆带夕阳遥"一句,诗人观察到自然界的变化,晚风吹拂着树木,远处的烟火也逐渐消散。同时,船上的帆也随着夕阳一起移动,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色,也暗示了一种时光流转、物事无常的情感。

"欲继前贤迹,谁能似隐招"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追随古代贤士的足迹,但又感到难以企及。这里的“隐招”指的是那些不为世人所知晓的高尚之举或隐逸之人。诗人通过这种表述,表现出对过往文化英雄的敬仰和自己能力不足的自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与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许棠
朝代:唐   字:文化

许棠(生卒年不详),字文化,唐代诗人。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为“咸通十哲”之一。 
猜你喜欢

东坡画应身弥勒赞

唯老东坡,秀气如春。游戏翰墨,挝雷翻云。

偶寄逸想,幻此沙门。了无一事,荷囊如奔。

憨腮皤腹,行若不闻。众生狂迷,以利欲昏。

如一器中,闹万虻蚊。吾未暇度,驼卧猿蹲。

傲睨一世,随处乾坤。

(0)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建康狱中·其五

吾闻能障道,惟强觉妄知。

欲得长灵妙,直须无失时。

钟声鸣静夜,昼击则生疑。

踞地真师子,风颠漏泄之。

(0)

次韵超然春日湘上二首·其二

年少无愁事业新,小诗写得楚江春。

已知字字愈头痛,可是骎骎解逼人。

(0)

海棠

酒入香腮笑未知,小妆初罢醉儿痴。

一枝柳外墙头见,胜却千丛著雨时。

(0)

时余适金陵定居定林超然将南归从余游以为诗谶也复次其韵

袖手对君增白业,照溪嗟我减朱颜。

遥知岁晚归心急,不为江南卧看山。

(0)

与韩子苍六首·其三

盘珠走处无留影,百计推寻摸意根。

酬汝欲心颠倒见,哆啝元不是无言。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