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姚岱芝大司寇还留都》
《送姚岱芝大司寇还留都》全文
明 / 陈子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手携金镜拜前旒,掖省高名领爽鸠。

鱼藻恰承丹陛宴,莺花仍作白门游。

两都人物轺中览,六代繁华笔底收。

今日安危烦顾问,履声何异殿东头。

(0)
鉴赏

此诗为明代陈子壮所作《送姚岱芝大司寇还留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与对友人归途的深切关怀。

首联“手携金镜拜前旒,掖省高名领爽鸠”,开篇即展现送别之景,友人手持金镜,恭敬地向朝廷的象征——前旒行礼,其在掖省(官署名)的崇高名声,如同引领着清爽的风,暗示友人的地位与影响力。

颔联“鱼藻恰承丹陛宴,莺花仍作白门游”,进一步描绘友人归途中的景象。鱼藻象征着宴会的奢华,而莺花则比喻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友人在归途中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宴席与春日的游赏之中,充满了欢愉与期待。

颈联“两都人物轺中览,六代繁华笔底收”,转而描述友人对过往历史与现实人物的观察与思考。两都指古代的两个重要都城,友人在轺车(一种轻便的马车)中,不仅观看了两都的人物与景象,更是在心中收藏了六代(历史上六个重要的朝代)的繁华与变迁,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阔的视野。

尾联“今日安危烦顾问,履声何异殿东头”,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关切与祝福。在友人即将踏上归途之际,诗人担忧友人身处安危,但又满怀信心,相信友人的脚步声不会与过去在宫殿东头的忙碌与责任相异,寓意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将肩负重任,继续为国家与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送别的情谊与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

作者介绍

陈子壮
朝代:明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二

催下珠帘护绮丛。花枝红里烛枝红。

烛光花影夜葱茏。

锦地绣天香雾里,珠星璧月彩云中。

人间别有几春风。

(0)

万景楼

左披九顶云,右送大峨月。

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玻瓈濯锦遥相通,指麾大渡来朝宗。

川灵胥命各东去,我亦顺流呼短篷。

诗无杰语惭风物,赖有丹青传小笔。

仍添诗客倚栏看,令与山川相映发。

龙弯归路绕乌尤,栋云帘雨邀人留。

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

(0)

万州

晨炊维下岩,晚酌舣南浦。

波心照州榜,云脚响衙鼓。

前山如屏墙,得得正当户。

西江朝宗来,循屏复东去。

官曹倚岩栖,市井唤船渡。

瓦屋仄石磴,猿啼闹人语。

剔核杏馀酸,连枝茶剩苦。

穷乡固瘠薄,陋俗亦寒窭。

营营谋食艰,寂寂怀砖诉。

昔闻吏隐名,今识吏隐处。

(0)

送琴客许扬归永嘉

乌帽休冲九陌埃,瘦藤定约到秋回。

龙湫雁荡经行处,断取松风万壑来。

(0)

初寒

多病淹残岁,初寒悄独吟。

云容乍浓淡,秋色半晴阴。

篱菊催佳节,山泉响夜琴。

自能知此乐,何必恋腰金。

(0)

寄刘都官

别后山光寒更绿,秋深酒美色仍清。

绕亭黄菊同君种,独对残芳醉不成。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