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携金镜拜前旒,掖省高名领爽鸠。
鱼藻恰承丹陛宴,莺花仍作白门游。
两都人物轺中览,六代繁华笔底收。
今日安危烦顾问,履声何异殿东头。
手携金镜拜前旒,掖省高名领爽鸠。
鱼藻恰承丹陛宴,莺花仍作白门游。
两都人物轺中览,六代繁华笔底收。
今日安危烦顾问,履声何异殿东头。
此诗为明代陈子壮所作《送姚岱芝大司寇还留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与对友人归途的深切关怀。
首联“手携金镜拜前旒,掖省高名领爽鸠”,开篇即展现送别之景,友人手持金镜,恭敬地向朝廷的象征——前旒行礼,其在掖省(官署名)的崇高名声,如同引领着清爽的风,暗示友人的地位与影响力。
颔联“鱼藻恰承丹陛宴,莺花仍作白门游”,进一步描绘友人归途中的景象。鱼藻象征着宴会的奢华,而莺花则比喻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友人在归途中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宴席与春日的游赏之中,充满了欢愉与期待。
颈联“两都人物轺中览,六代繁华笔底收”,转而描述友人对过往历史与现实人物的观察与思考。两都指古代的两个重要都城,友人在轺车(一种轻便的马车)中,不仅观看了两都的人物与景象,更是在心中收藏了六代(历史上六个重要的朝代)的繁华与变迁,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阔的视野。
尾联“今日安危烦顾问,履声何异殿东头”,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关切与祝福。在友人即将踏上归途之际,诗人担忧友人身处安危,但又满怀信心,相信友人的脚步声不会与过去在宫殿东头的忙碌与责任相异,寓意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将肩负重任,继续为国家与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送别的情谊与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回顾与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
左披九顶云,右送大峨月。
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玻瓈濯锦遥相通,指麾大渡来朝宗。
川灵胥命各东去,我亦顺流呼短篷。
诗无杰语惭风物,赖有丹青传小笔。
仍添诗客倚栏看,令与山川相映发。
龙弯归路绕乌尤,栋云帘雨邀人留。
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
晨炊维下岩,晚酌舣南浦。
波心照州榜,云脚响衙鼓。
前山如屏墙,得得正当户。
西江朝宗来,循屏复东去。
官曹倚岩栖,市井唤船渡。
瓦屋仄石磴,猿啼闹人语。
剔核杏馀酸,连枝茶剩苦。
穷乡固瘠薄,陋俗亦寒窭。
营营谋食艰,寂寂怀砖诉。
昔闻吏隐名,今识吏隐处。
乌帽休冲九陌埃,瘦藤定约到秋回。
龙湫雁荡经行处,断取松风万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