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拟元白诗二首并用其韵·其一元拾遗微之》
《拟元白诗二首并用其韵·其一元拾遗微之》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堂下有竹埭,尚缺五六竿。

却嫌少清听,岂虑碍远看。

趁此膏雨足,兼之暑未残。

移来青山曲,随见绿阴团。

斜拂凌云松,低临溘露兰。

汀芦与池苇,欲效良云难。

不肯裁为箫,空期凤下坛。

不肯持作钓,富春江上寒。

愿学蓝田上,种出千琅玕。

劲节从此申,生机实未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竹子独特价值的理解。诗中以竹子为载体,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首句“堂下有竹埭,尚缺五六竿”,描绘了竹林的景象,虽已初具规模,但还略显零散,引出对竹子的期待与欣赏。接着,“却嫌少清听,岂虑碍远看”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清雅之音的喜爱,以及对竹子形态的欣赏,认为竹子不仅能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也能够成为视觉上的点缀。

“趁此膏雨足,兼之暑未残”则描述了适宜的环境条件,强调了竹子生长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下来,“移来青山曲,随见绿阴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青山绿水间的和谐共生,绿荫团聚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林的勃勃生机。

“斜拂凌云松,低临溘露兰”通过对比手法,将竹子与松、兰等其他植物相比较,突出了竹子的独特气质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汀芦与池苇,欲效良云难”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难以替代的独特价值的认可,即使是在芦苇与池边的环境中,竹子也无法轻易模仿。

最后,“不肯裁为箫,空期凤下坛。不肯持作钓,富春江上寒”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竹子不愿被世俗所利用,而是希望成为高洁之士的象征,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愿学蓝田上,种出千琅玕。劲节从此申,生机实未阑”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精神的向往,希望能在蓝田之上种植千株竹子,让竹子的坚韧与生命力得以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高洁品质以及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方海丰诗境楼分赋得春风

暖袭游人陌上尘,不知花信几番新。

莫教吹到荼蘼处,吹到荼蘼是晚春。

(0)

偈颂六十七首·其二十八

参须实参,悟须实悟。动转施为,辉今耀古。

若是操心不正,悟处不真,妆妆点点,斗斗钉钉,被人轻轻拶著,未免唤灯笼作露柱。

(0)

偈颂六十七首·其四十四

西峰结制不寻常,谷满仓兮僧满堂。

既得遮些根蒂固,大家摇扇取风凉。

(0)

颂古三十一首·其二十四

落花台上重铺锦,玛瑙阶前布赤沙。

情义尽从贫处断,世人偏向有钱家。

(0)

又示徒

工夫果的有真疑,动静寒暄总不知。

枕子蓦然开口笑,钵盂?跳上须弥。

(0)

送倧禅者

涪江怒激鲸鳌宅,岌岌三山大倾侧。

冥数俄然一个来,步武群方作禅客。

振声谓我分纲宗,今兮古兮何匆匆。

令吾强为抉辞句,句句字字凛凛生狂风。

拂散四七单传之落叶,扫荡二三直指之流蓬。

似带微芒,敢未剿绝。

寒木在握兮全机可笑,秋水横按兮半提可灭。

使八极顶目者不自争衡,见斯人兮驾御昂蘖。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