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雁满滩,霜意作新寒。
瑶瑟空堂寂,湘皋蕙草残。
星辰曾昨夜,镫烛此凭栏。
世外寻幽隐,相逢一解颜。
西风雁满滩,霜意作新寒。
瑶瑟空堂寂,湘皋蕙草残。
星辰曾昨夜,镫烛此凭栏。
世外寻幽隐,相逢一解颜。
这首清代李稷勋的《长沙赠寄禅上人(其一)》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画面。"西风雁满滩"写出了秋风吹过,大雁群集于河滩的景象,渲染出一种萧瑟的季节氛围。"霜意作新寒"进一步强调了天气转凉,寒意初起。
"瑶瑟空堂寂"运用了瑶瑟(美玉制成的瑟)的意象,象征着清冷空寂的环境,暗示禅上人的居所可能静谧而深沉。"湘皋蕙草残"则借湘水边的蕙草凋零,寓示时光流逝和岁月沧桑。
"星辰曾昨夜,镫烛此凭栏"通过星辰和灯火的对比,展现出诗人深夜独坐,凭栏凝思的情境,流露出淡淡的孤独与怀旧之情。最后两句"世外寻幽隐,相逢一解颜"表达了诗人对禅上人超然世外、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期待与他相遇时能暂时忘却尘世烦恼,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言寄志,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精神解脱的追求。
寒烟罥郭,渐暗惊瘦影,愁损眉萼。
入手轻阴,犹忆春前,莺歌燕舞池阁。
流萍未算伤心极,忍漫逐、尘香南陌。
点暮空、几阵残鸦,早是酒消情恶。
重问江潭漠渚,有谁更抚景,深怨摇落。
客里相逢,如此天涯,剩取纤腰一搦。
依稀尚有青青意,奈还怕、雪欺霜虐。
怎伴他、飒飒萧萧,尽日小楼帘幕。
姬汝应知,客况无聊,齧妃女唇。
漫珠圆凤拨,婢呼樊素,烟横藓佩,师事湘君。
富贵漂萍,不随碌碌,棙柁中流尚有身。
归来早,向浮名断处,勾管佳辰。茸城月色如银。
休通道天边散彩云。
愿当筵摇笔,愁山匿影,连朝中酒,恨海扬尘。
起五柳生,当苏小小,菊圃双栖八百春。
姬微笑,谓彭蠡以后,还有痴人。
五陵游歇,催买花枝,重上吴阜。
抖擞衣尘,旋觉野云生肘。
谁载铜官山色到,屐高惊破门前柳。
拨寒灰,把升平乐事,一番回首。
怪作达、于吾何有,起舞阑珊,敲缺壶口。
笔底风华,恨乏按筝纤手。
自与侯鲭长话别,故人能共青蔬否。
论欢场,尽千般,不如醇酒。
玉树风疏,朱楼云卷,桂枝新剪轻黄。
藕丝牵断,莲粉堕红房。
此夜平分秋色,金波转、纨扇初凉。
开罗幕、鹊炉微暖,香散楚天长。
玉颜寂寞处,双横翠袖,自整明珰。
渐月华空馆,露滑银床。
破镜半衔云树,九秋恨、一概平量。
又何待、霜凝画角,飞雁两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