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转经颂为卫母寿》
《转经颂为卫母寿》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仙陀婆子太聪明,倩人代转金刚经。

大师下座行一匝,虚空合掌侧耳听。

五千四十单八卷,卷卷转毕无濡停。

婆子大笑复申请,尚馀半藏须圆成。

师王默坐不动地,雷音奋迅开疑情。

婆子领话乃稽首,龙象蹴踏皆闻声。

两重公案谁料理,卫家寿母多男子。

长斋绣佛自年年,筑室饭僧聊尔尔。

法轮转转转不休,一波未平一波起。

大通古寺老古锥,闻声见相生欢喜。

借婆帔子拜婆年,是则是矣似亦似。

似何似,高似白云山,深似沥江水。

法量高深寿量同,真经一藏从兹始。

(0)
鉴赏

这首诗《转经颂为卫母寿》由明代诗人成鹫创作,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名为“仙陀婆子”的人物,她聪明伶俐,能够请人代为诵读《金刚经》,并以此作为对卫母的祝寿之礼。诗中通过一系列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仙陀婆子与大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大师在转经过程中的专注与庄严。

诗的开头描述了仙陀婆子的智慧与行动,她请人代为诵读《金刚经》,并让大师围绕场地行走一圈,以示尊重。接着,详细描绘了大师在诵经过程中的专注与虔诚,每一卷经文都转诵完毕而无丝毫停顿。仙陀婆子在大师完成诵经后,再次请求继续诵完剩余的经文,大师则以沉默和不动的姿态回应,仿佛是在内心深处与佛法进行着深刻的交流。随后,仙陀婆子领受了大师的话意,并向其行礼,此时连周围的龙象都感受到了震动。

诗中还提到了“两重公案”,暗示了更深的佛法哲理,以及仙陀婆子与大师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最后,诗中提到仙陀婆子每年都会斋戒供佛,并建造寺庙供养僧侣,这些行为都是为了表达对佛法的敬仰和对母亲的孝心。同时,诗中也强调了佛法的永恒与不息,如同法轮的转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庄严与深邃,也体现了对生命、孝道和佛法的深刻思考。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与情感,使得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佛法的智慧与慈悲。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题乐善堂二首·其二

綵舟南溯路何长,过尽瞿塘是故乡。

两岸柳风催去棹,一天梅雨迓归樯。

好将吏部新书扁,高挂君家旧筑堂。

他日归来重相见,熙熙人物共辉煌。

(0)

题都御史所藏钱舜举山水

霁翁山水旧驰名,此卷今看笔更精。

一瀑漏岩飞雪练,数峰当户列云屏。

杖藜僧入松间寺,策骑人过柳外亭。

佳境如斯在何处,扁舟便欲访蓬瀛。

(0)

过吴江泗州寺访僧留宿

行尽吴江兴尚浓,却从寺里访瑄公。

未论石上三生约,且喜山中一宿同。

诗句新题蕉叶雨,茶香熟送藕花风。

明当百八蒲牢吼,重整云帆向五茸。

(0)

次俞都御史韵与虎石道人二首·其一

纷纷车马走黄埃,此地谁能日日来。

独有豸冠因酒病,时寻虎石扣门开。

山中风月初相识,江上烟波又促回。

今我登临亦何兴,谩看猿鹤舞徘徊。

(0)

次韵答虎石道人三首·其二

为爱丛林老辨才,片帆归去又还来。

囊中珠玉清人骨,麈尾风云障俗埃。

莲社未知容我否,酒眉且自向师开。

三吴早晚徵输足,重看天花雨法台。

(0)

庆少保户部尚书黄宗豫尊翁八十八寿

人生七十古稀闻,今喜先生近九旬。

雪鬓霜髯膺宠爵,云林烟岫乐閒身。

达尊不让香山老,硕望宜联洛社宾。

他日绘图修故事,肯容樗朽厕簪绅。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