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风疏,朱楼云卷,桂枝新剪轻黄。
藕丝牵断,莲粉堕红房。
此夜平分秋色,金波转、纨扇初凉。
开罗幕、鹊炉微暖,香散楚天长。
玉颜寂寞处,双横翠袖,自整明珰。
渐月华空馆,露滑银床。
破镜半衔云树,九秋恨、一概平量。
又何待、霜凝画角,飞雁两三行。
玉树风疏,朱楼云卷,桂枝新剪轻黄。
藕丝牵断,莲粉堕红房。
此夜平分秋色,金波转、纨扇初凉。
开罗幕、鹊炉微暖,香散楚天长。
玉颜寂寞处,双横翠袖,自整明珰。
渐月华空馆,露滑银床。
破镜半衔云树,九秋恨、一概平量。
又何待、霜凝画角,飞雁两三行。
这首《满庭芳·中秋》由清代词人李雯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的月夜景色与情感氛围。
词的开篇“玉树风疏,朱楼云卷,桂枝新剪轻黄”,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中秋之夜的景象:玉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朱红色的高楼被云彩轻轻覆盖,新剪下的桂花散发着淡黄色的香气。这一句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
接着,“藕丝牵断,莲粉堕红房”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中秋之夜的美丽与哀愁。藕丝般的月光洒落,莲花花瓣上的粉色粉末随风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此夜平分秋色,金波转、纨扇初凉”则点明了中秋之夜是秋季的分界点,月亮的光辉流转,纨扇感受到初秋的凉意,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人生的变迁。
“开罗幕、鹊炉微暖,香散楚天长”描绘了室内的情景,打开罗帐,炉火微温,香烟弥漫,楚天广阔,香气悠长,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郁的居家氛围。
“玉颜寂寞处,双横翠袖,自整明珰”则是对女性形象的刻画,玉颜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寂寞,翠袖轻摆,独自整理着首饰,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自我抚慰的情感。
“渐月华空馆,露滑银床。破镜半衔云树,九秋恨、一概平量”继续深化情感,随着月光逐渐消散,空旷的馆舍中露水滑落,如同破碎的镜子半嵌入云树之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九个月的思念与遗憾在此刻得以平复。
最后,“又何待、霜凝画角,飞雁两三行”以自然界的景象结束全词,霜凝于画角之上,飞雁成群掠过,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旅途的隐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回忆。
整首词通过对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