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入丹霞与九译禅友夜话》
《初入丹霞与九译禅友夜话》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耳边闻有丹霞山,如闻说食不得餐。

十年梦想如一日,无昼无夜无忙閒。

违时失候乃一出,力羸筋怯惭衰顽。

丹梯似天不可及,十步一息穷跻攀。

攀藤直上最高处,俯视万山如米聚。

山僧怪我来何迟,相逢道新不道故。

初来但觉此山高,岂知更有高高步。

请师暂洗脚板泥,上床默坐消尘虑。

明朝日出天宇清,突出孤峰待师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踏入丹霞山的震撼体验和与禅友深夜对话的情景。开篇以“耳边闻有丹霞山”引入,仿佛在耳边轻声诉说着丹霞山的神秘与美丽,引人遐想。接着,“如闻说食不得餐”,形象地表达了对丹霞山美景的向往之情,如同美食在前却难以下咽,令人渴望一探究竟。

“十年梦想如一日,无昼无夜无忙閒”,诗人将对丹霞山的憧憬浓缩为十年的时光,仿佛每一刻都充满了期待与渴望,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忙碌还是闲暇,心中只有对丹霞山的向往。

“违时失候乃一出,力羸筋怯惭衰顽”,描述了诗人终于有机会踏上旅途,尽管身体疲惫,内心却充满自豪与决心,即使年岁已高,也愿意挑战自我,攀登丹霞山。

“丹梯似天不可及,十步一息穷跻攀”,生动描绘了登山的艰难与壮丽,每一步都像是向着天空迈进,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毅力。

“攀藤直上最高处,俯视万山如米聚”,到达山顶后,诗人从高处俯瞰,群山仿佛变成了细小的米粒,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与壮美。

“山僧怪我来何迟,相逢道新不道故”,与山中僧侣相遇,对方对诗人的到来感到惊讶,但并未表现出过分的热情或冷漠,只是简单地问候,体现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淡泊。

“初来但觉此山高,岂知更有高高步”,诗人最初只觉得丹霞山高大,后来发现还有更高的境界等待探索,暗示了修行之路的无尽与深邃。

“请师暂洗脚板泥,上床默坐消尘虑”,邀请禅友暂时放下尘世的烦恼,共同在静谧的夜晚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明朝日出天宇清,突出孤峰待师住”,期待着第二天清晨,当太阳升起,天宇一片清明,孤峰之上,等待着与禅友共度一段宁静而深刻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对修行之路的感悟以及与禅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既富有诗意又富含哲理,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

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

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

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

南昌一榻延徐孺,楚国千钟逼老莱。

未称执鞭奔紫陌,惟宜策杖步苍苔。

笼禽岂是摩霄翼,润木元非涧下材。

鉴己每将天作镜,陶情常以海为杯。

和君诗句吟声大,虫豸闻之谓蛰雷。

(0)

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闻道长溪尉,相留一馆闲。

已投三寸管,尚隔几重山。

为旅春风外,怀人夜雨间。

年来疏览镜,怕见减朱颜。

(0)

寄诗友

别来春又春,相忆喜相亲。

与我为同志,如君能几人。

何时吟得力,渐老事关身。

惟有前溪水,年年濯客尘。

(0)

送舍弟

我受羁栖惯,客情方细知。

好看前路事,不比在家时。

勉汝言须记,闻人善即师。

旅中无废业,时作一篇诗。

(0)

幽人听达曙,聊罢苏床琴。

鱼多知海熟,药少觉山贫。

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

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经冬野菜青青色,未腊山梅树树花。半破前峰月。

(0)

念昔游三首·其三

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