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山城散锦霞,湘江嫩绿映银沙。
少年争拥青丝骑,买笑谁过碧玉家?
歌管隔林调好鸟,胭脂满路踏残花。
执兰藉草芳尊尽,还道前村酒易赊。
三月山城散锦霞,湘江嫩绿映银沙。
少年争拥青丝骑,买笑谁过碧玉家?
歌管隔林调好鸟,胭脂满路踏残花。
执兰藉草芳尊尽,还道前村酒易赊。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湘江边山城的繁华景象,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自然之美。首句“三月山城散锦霞”,以“锦霞”比喻三月山城的美丽景色,展现出春天的绚烂与生机。接着,“湘江嫩绿映银沙”一句,通过湘江的嫩绿倒映在银沙之上,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色彩与生机。
“少年争拥青丝骑,买笑谁过碧玉家?”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少年们在春天里骑马游玩的情景,他们或嬉戏,或寻欢作乐,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与自由。而“歌管隔林调好鸟,胭脂满路踏残花”则描绘了一幅音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鸟儿在林间歌唱,人们在花路上留下足迹,既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和谐,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最后,“执兰藉草芳尊尽,还道前村酒易赊”两句,通过描述人们在草地上饮酒赏花,直到酒尽兴未尽,还要去邻近村庄赊酒的情景,展现了春天聚会的欢乐与轻松氛围。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幅充满生机、欢乐与和谐的春日图景。
独行桂林雪,遥望衡山云。
骥子别我去,定过湘江濆。
湘江日东注,客子在岐路。
天低洞庭野,日落长沙树。
翩翩北飞雁,杳杳南去舟。
昨朝发陆口,几日出袁州。
千里杉关道,路平到家好。
手持一缄书,为访山中老。
归来蓝涧滨,綵衣照新春。
上堂拜慈母,一一说远人。
远人苦思归,发短日已白。
惟有忧国心,持之比金石。
我无负郭田,种杏溪南山。
清泉足洗耳,瑶草堪怡颜。
我纵未得归,为我谢耆旧。
早晚脱朝簪,云林扫丹臼。
脩竹生夜凉,华轩淡秋色。
露华洗苍翠,冰影含清白。
恍然天地空,似与琼楼通。
群仙列翠葆,六花散天风。
爽气集庭皋,寒声动林杪。
龙吟瑶水暮,凤舞霜台晓。
点点苍梧云,萧萧嶰谷春。
聊歌郢中曲,赠尔淇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