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秋终讲伏蒙知府谏议临视学舍宴劳诸生谨成小诗叙谢》
《春秋终讲伏蒙知府谏议临视学舍宴劳诸生谨成小诗叙谢》全文
宋 / 朱长文   形式: 古风

泰山先生久冥寞,世把春秋束高阁。

腐儒退隐三十年,独玩遗经思笔削。

滥居师席愧匪才,日演微言更岁籥。

欲遵广路视堂奥,誓辟浮云窥碧落。

兹辰讲解告终篇,敢屈邦君亲视学。

邦君旧是补衮才,忠论嘉谟动宸幄。

密为福泽遍寰瀛,暂得麾符出京洛。

爱民如子不忍伤,政用中和屏威虐。

深惟教本在庠序,力助儒风止奸恶。

群材傥得就长育,百堵何为惮兴作。

耽耽黉舍尽修严,翼翼公堂骤清廓。

已欣华构将落成,肯枉双旌率僚幕。

清晨初谒二公祠,重道严师致恭恪。

更忘烦暑临讲席,自降威容听扬搉。

羜肥酒酾宴诸生,金印煌煌对褒博。

传闻长幼相告语,争诵诗书亲教约。

欢声四出屏阴沴,云雾俄收日华烁。

文翁化蜀士皆成,鲁侯修泮民思乐。

自惭传道竟何补,禄食充饥免藜藿。

幸逢贤守善承流,喜与吴人醉优渥。

(0)
翻译
泰山先生久沉寂,世人将春秋典籍搁置一旁。
我这腐儒隐退三十年,独自研读古籍思考修订。
占据师位实感愧疚,因才疏学浅,每日讲解微言,岁月如梭。
渴望遵循大道探索深奥,发誓拨开浮云探寻天际。
今日讲解完毕,斗胆请国君亲临指导学习。
国君曾有辅佐朝廷的才能,忠诚的言论和美好的计策触动了帝王之心。
他秘密地将福祉普及天下,暂时离开京城去施政。
爱护百姓如亲子,不愿伤害,以中庸之道治理,摒弃暴虐。
深深认识到教育的根本在于学校,全力支持儒学,抑制邪恶。
期待人才得以茁壮成长,为何惧怕修建众多学堂。
严谨的学校修缮一新,公堂瞬间变得宽敞明亮。
新建的校舍即将竣工,怎忍心拒绝你们的到来。
清晨首访两位先贤祠堂,谨守敬意,聆听教诲。
忘却酷暑,谦逊地坐在讲台,倾听学生们的讨论。
设宴款待学子们,金印闪耀,共享丰盛。
听说老少纷纷传颂,争读诗书,亲受教诲。
欢声笑语驱散阴霾,云雾散去,阳光灿烂。
文翁之风使蜀地士人成才,鲁侯修缮泮宫,百姓感到快乐。
自感传授学问无大用,仅能温饱,不致挨饿。
有幸遇到贤明的守令,善承前人遗志,与吴人共饮美酒。
注释
冥寞:沉寂,无人知晓。
春秋:历史典籍。
腐儒:自谦之词,指自己学问浅薄的儒者。
师席:教师的座位,课堂。
微言:精微的言论,古代经典中的深意。
堂奥:深奥的内室,比喻学问的深处。
麾符:符节,古代传达命令的信物。
庠序:古代的学校。
奸恶:邪恶的行为。
华构:华丽的建筑。
双旌:两面旗帜,古代官员出行的仪仗。
僚幕:僚属,幕僚。
二公祠:两位先贤的祠堂。
扬搉:公开讨论,评论。
羜肥:羊肥,用于祭祀或宴会。
优渥:优厚的待遇,美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泰山脚下的生活状态和对学术的追求。开篇便以“久冥寞”、“束高阁”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春秋大义的沉思与掌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隐退修学、远离尘世的心境。

接着,“腐儒退隐三十年”,说明诗人已经长时间致力于学问,不再追求世俗功名。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知识的传承,而是“独玩遗经思笔削”,表明诗人仍在不断地研读古籍,思考和删改自己的学识。

诗中还提到“滥居师席愧匪才”,表现出诗人对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感到不足,以及对于传授知识的责任感。随后,“日演微言更岁籥”则显示了他对教诲不断修正和更新的态度。

在“欲遵广路视堂奥,誓辟浮云窥碧落”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学问探索的渴望和决心,他希望能够达到更高的学术境界,洞察事物的本质。

随后的内容则是对学舍的一番叙述,从“兹辰讲解告终篇,敢屈邦君亲视学”到“翼翼公堂骤清廓”,描绘了一个既庄重又温馨的学习环境,以及诗人对于邦君(即地方长官)的尊敬和期待。

接下来的部分,“已欣华构将落成,肯枉双旌率僚幕”等句,则表达了对学舍建筑完成的喜悦以及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与承诺。

诗人在“清晨初谒二公祠,重道严师致恭恪”中,展现了一种尊敬先贤、重视师承的态度。而“更忘烦暑临讲席,自降威容听扬搉”则透露了诗人在高温天气中仍然坚持教学,不仅没有放松教书的态度,反而更加严肃。

随后,“羜肥酒酾宴诸生,金印煌煌对褒博”等句,则描绘了一场欢快的宴会场景,诗人与学生共享美好时光,展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学子的关怀。

“传闻长幼相告语,争诵诗书亲教约”则强调了诗人对于教育的重视,他不仅自己研读诗书,更是亲自教授学生,并且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最后,“欢声四出屏阴沴,云雾俄收日华烁。文翁化蜀士皆成,鲁侯修泮民思乐”等句,则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教育事业的成功与学生的成长让人感到欣慰和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泰山脚下学舍生活的描述,以及诗人对于知识传承、教师角色和地方官员的态度等方面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宋代士人的学术理想和教育情怀。

作者介绍

朱长文
朝代:唐   生辰:780

生卒年不详。江南诗人。在湖州,与皎然、裴澄同送梁肃归朝。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八。《全唐诗》存诗6首,断句2句
猜你喜欢

天育二老禅惠示经佛偈答以十诗·其五

三经已是太多罗,州去休休更问婆。

个里幸然无一事,何须终日把砖磨。

(0)

采莲曲

郎采莲,妾采莲,莲花开似妾初年。

莲房结实妾生子,郎今采取应相怜,暖香虽断相牵连。

(0)

宿洞霄山中

入山时八月,岚气似深冬。

岩洞生风雨,窠巢落桧松。

山中九重锁,月下一声钟。

警省非人世,今秋得异逢。

(0)

次照晦岩韵

便骑老虎不须鞍,忍辱仙人出宰官。

入内讲经千佛现,跏趺对御六龙寒。

指头有月娑罗冷,舌上悬河海水乾。

圣主赐衣漫大地,西方国土未为宽。

(0)

纪连守植道傍木

道傍木,夹道参参如合屋。

种之毫末成合抱,太守慈仁辅生育。

古来善政盖有数,道路开通亦其目。

芟除翳秽平险阻,坚固桥梁便舻舳。

何为万柯随曲直,化此长龙被崖谷。

由吾太守爱民深,孜孜利民惟不足。

以为烈日长道难,加兹岭外炎暑酷。

黄茅郁蒸之烈气,重岚固结之浓毒。

不得清阴萦且纡,何处憩息而踯躅。

令如源泉下斯行,长原太山秀可掬。

桐榕枫果随所遇,惟其茂密佳荫速。

何公之心父母心,后人当如子孙续。

勿剪勿拜勿拗斸,蠹朽便可添新绿。

(0)

封州学东池岁率孳鱼冬晚粥之用佐养士教授高公补之至以绍兴己已之春夏偶微旱至秋掌计者告匮试出池鱼则比旧加三倍得众谓公躬自临池鱼不化为苞苴故所获如是观如居士曰汉武帝时海旁民入租渔海鱼不胜计县官利而取之鱼不出捐以予民鱼乃再来由是知物之繁夥皆天道益寡之意教授念念以廪饩不继为忧则盛池鱼以丰其入亦天意哉戏赋之

县官渔海鱼不登,捐以予民鱼乃复。

一物丰耗皆有道,大抵天心怜不足。

先生手持尺二槐,教养专为周王来。

旦旦升堂说书罢,只恐廪饩生尘埃。

池鱼卖钱补司计,此是从来学宫例。

今年张网牵紫鳞,鱼出钱归称数倍。

青衿摩腹谈经史,笑谓东池昔无此。

岂识先生东海头,一竿不数任公子。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