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苒染寄愁中,闻道干戈在二东。
正朔不知谁氏历,交游敢坏古人风。
鹖冠著述留残史,雁帛飘流有断蓬。
世事莫论惟痛饮,醉乡从此老无功。
年华苒染寄愁中,闻道干戈在二东。
正朔不知谁氏历,交游敢坏古人风。
鹖冠著述留残史,雁帛飘流有断蓬。
世事莫论惟痛饮,醉乡从此老无功。
这首诗《丁亥元旦用韵(其一)》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充满了对时局动荡、国破家亡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年华荏苒寄愁中”,诗人以“荏苒”形容时光流逝之快,而“愁中”则直接点明了内心的忧郁与苦闷。紧接着,“闻道干戈在二东”,“干戈”象征战争,暗示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而“二东”则可能指代两个分裂的政权或地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分裂与动荡。
“正朔不知谁氏历”,“正朔”是中国古代纪年的方法,此处表达了对国家统一和纪年混乱的忧虑。“交游敢坏古人风”,“交游”指的是朋友间的交往,诗人担心在动荡的时局下,人们可能会丧失传统美德和风范。
“鹖冠著述留残史”,“鹖冠”是古代的一种帽子,这里借指文人学者,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担忧。“雁帛飘流有断蓬”,“雁帛”指的是传递书信的雁群,而“断蓬”则是随风飘荡的蓬草,形象地描绘了信息传递的困难和不稳定。
最后两句“世事莫论惟痛饮,醉乡从此老无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和逃避现实的方式——通过饮酒来麻醉自己,寻求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暗含了对个人功业无望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悲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诗人面对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和个人前途渺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时局的忧虑,也有对传统文化和道德风范的坚守,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