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遗民念帝功,稽山庙貌胜卑宫。
少陵莫叹丹青落,纸上丹青自不穷。
越国遗民念帝功,稽山庙貌胜卑宫。
少陵莫叹丹青落,纸上丹青自不穷。
这首诗《禹庙》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禹庙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对古代圣君大禹的崇敬之情。诗中首先提到越国遗民对大禹功德的怀念,强调了禹庙的庙貌之盛远超一般的宫殿,体现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深刻铭记和高度评价。接着,诗人以杜甫(少陵)为例,表达了对大禹形象在艺术作品中可能的缺失或简化表示理解与宽容,认为即便在艺术表现上有所不足,大禹的伟大精神与功绩依然能在人们心中得到永恒的传承与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庙宇与宫殿的高下,以及对艺术表现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功绩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的理解和包容。诗中蕴含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使得《禹庙》不仅是一首对古代圣贤的赞歌,也是一次对艺术与历史关系的深思。
好客风流玳瑁簪,重檐高幕晓沈沈。
绮筵霜重旌旗满,玉帐天清丝管声。
繁戏徒过鲁儒目,众欢方集汉郎心。
寒笳一曲严城暮,云骑连嘶香外林。
迢遰南康路,清辉得使君。
虎符秋领俗,鹓署早辞群。
地远仍连戍,城严本带军。
傍江低槛月,当岭满窗云。
境胜闾阎间,天清水陆分。
和诗将惠政,颂述九衢闻。
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
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夙志慕遐峤,偶时叨抚封。
幸兹秋成候,得与心期从。
宛在洲渚外,稍跻林岭重。
紫垣感嘉惠,丹壑畅幽踪。
之子绰有裕,结庐枕前峰。
亭台互亏蔽,物象分轻浓。
玉伞践危石,苔枝栖古松。
登攀逐群彦,息偃惭衰容。
阊阖如可接,灵仙疑暂逢。
海帆去的的,霜雁来噰噰。
赫奕护军重,导迎裨将恭。
回舟迟新月,鼙鼓迎疏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