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朝高殿,簪裾溢上京。
春当九衢好,天向万方明。
乐报箫韶发,杯看沆瀣生。
芙蓉丹阙暖,杨柳玉楼晴。
阊阖开中禁,衣裳俨太清。
南山同圣寿,长对凤皇城。
物象朝高殿,簪裾溢上京。
春当九衢好,天向万方明。
乐报箫韶发,杯看沆瀣生。
芙蓉丹阙暖,杨柳玉楼晴。
阊阖开中禁,衣裳俨太清。
南山同圣寿,长对凤皇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景象,表达了对君王圣寿无疆的祝福之情。开篇“物象朝高殿,簪裾溢上京”两句,通过物象向高大殿汇聚,衣饰流溢到京城,展现了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接着,“春当九衢好,天向万方明”进一步强调了春日之美与普照四方的光辉。
“乐报箫韶发,杯看沆瀣生”写出了欢乐的音乐和盛宴中的美酒佳肴,让人感受到一种喜悦和繁华。紧接着,“芙蓉丹阙暖,杨柳玉楼晴”则描绘了春日里花开得温暖而明媚,柳絮轻拂的清新景致。
“阊阖开中禁,衣裳俨太清”一句,通过对宫禁门户的形容和穿戴整洁的服饰,表现了朝廷内外的一派繁华与庄重。最后,“南山同圣寿,长对凤皇城”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君王共享长寿,同时也暗示了对帝都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采用七言绝句形式,每句押韵,语言精练而富有意象。通过生动的春日描写和对圣寿的祝愿,展示了作者在唐代社会背景下的忠君思想,以及其文学上的造诣。
吾哀时世人,不信于神明。
先人与种福,子孙履上行。
衣厚饭得饱,灾考不到门。
口气头嘘天,自谓常终日。
看师真辽然,得病叩头请。
外恭心不敬,神明以知人。
三魂系地狱,七魄悬著天。
三魂消散澌,五神不安宁。
伺命来执宰,丞相踏地瞋。
左神不削死,右神不著生。
生神不卫护,煞神来入身。
或患腰背痛,或患头目疼。
百脉不复流,奋忽入黄泉。
天门地户闭,一去不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