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耳雷声势转狂,云霓望望正江乡。
鹳知天道团双井,雀入田家住满梁。
屏翳化来衣渐白,赫炎消尽气初凉。
瓦盆近报村酤熟,沾湿相过也未妨。
属耳雷声势转狂,云霓望望正江乡。
鹳知天道团双井,雀入田家住满梁。
屏翳化来衣渐白,赫炎消尽气初凉。
瓦盆近报村酤熟,沾湿相过也未妨。
这首明代林俊的《喜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水降临后自然界的生动变化和人们内心的喜悦之情。
首句“属耳雷声势转狂”,开篇即以雷声的强烈与急促,渲染出雨前紧张而热烈的氛围。接着,“云霓望望正江乡”一句,通过远眺江边的云霓,展现了雨前云层的浓厚与壮观景象,营造出一种即将降雨的预感。
“鹳知天道团双井,雀入田家住满梁。”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鹳鸟在雨前聚集于双井旁,雀鸟则飞入田间筑巢,生动地表现了动物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反应,同时也暗示了雨将带来生机与繁荣。
“屏翳化来衣渐白,赫炎消尽气初凉。”屏翳,古代神话中的风雨之神,此处象征着雨水的到来。随着雨水的降临,炎热的天气逐渐消散,空气变得清凉宜人,衣物也因湿润而显得更加洁白。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对于雨水带来的舒适感受。
最后,“瓦盆近报村酤熟,沾湿相过也未妨。”诗人通过描述村民在雨后的欢聚场景,进一步展现了雨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喜悦与便利。瓦盆中盛满了熟酒,人们在雨中相聚,虽湿身却乐在其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整首诗通过对雨前、雨中、雨后的自然景观和人们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
渐秋容黯淡,秋气寂廖,断烟疏雨时候。
落叶敲窗,乱峰锁梦,梦与叶声同坠。
病感三分,二分中酒,一分憔悴。
听雁声、远过潇湘,暗把秋魂惊碎。闲上高楼独倚。
正秋风袅袅,洞庭波矣。
叹吟到离骚,怅望雾鬟云髻。夕阳林杪,暮云天际。
一片苍凉之意。目渺渺、不见湘君,岸草汀兰谁寄。
瘦骨亭亭,偏宜妆淡,共春争色。
袅数枝帘外湘云,一片清波,谁惜天涯倾国。
最恨扫红东风劲,送零乱、幽香随翠陌。
无言处、谩凝立画阑,犹见遗迹。多情忍教抛掷。
料双燕、归来难自识。
算春光情钟,桃李那管,离愁狼藉。
嫩柳搓黄含烟露,更呜咽长堤悲倦客。
斜阳晚,怅空写、生绡盈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