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秋容黯淡,秋气寂廖,断烟疏雨时候。
落叶敲窗,乱峰锁梦,梦与叶声同坠。
病感三分,二分中酒,一分憔悴。
听雁声、远过潇湘,暗把秋魂惊碎。闲上高楼独倚。
正秋风袅袅,洞庭波矣。
叹吟到离骚,怅望雾鬟云髻。夕阳林杪,暮云天际。
一片苍凉之意。目渺渺、不见湘君,岸草汀兰谁寄。
渐秋容黯淡,秋气寂廖,断烟疏雨时候。
落叶敲窗,乱峰锁梦,梦与叶声同坠。
病感三分,二分中酒,一分憔悴。
听雁声、远过潇湘,暗把秋魂惊碎。闲上高楼独倚。
正秋风袅袅,洞庭波矣。
叹吟到离骚,怅望雾鬟云髻。夕阳林杪,暮云天际。
一片苍凉之意。目渺渺、不见湘君,岸草汀兰谁寄。
这首清代宗婉的《望湘人·秋意》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萧瑟景象和词人的孤寂心境。开篇“渐秋容黯淡,秋气寂廖”以寥寥数语勾勒出秋日景色的暗淡和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下来,“落叶敲窗,乱峰锁梦”通过落叶打窗和梦境被山峰阻隔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纷扰和无法解脱的思绪。
“病感三分,二分中酒,一分憔悴”三句,词人借病体和饮酒来抒发愁苦,三分病痛,二分因酒而加重,剩下的一分则是由内心深处的憔悴所构成,展现了词人深深的哀愁。
“听雁声、远过潇湘,暗把秋魂惊碎”一句,通过雁声穿越远方的潇湘,触动了词人的心弦,使他的秋日情怀更为破碎。接下来,词人登楼远眺,“秋风袅袅,洞庭波矣”,寓情于景,更显孤独与落寞。
“叹吟到离骚,怅望雾鬟云髻”引用屈原的《离骚》,表达对理想破灭的感慨,同时借雾鬟云髻的形象寄托对远方女子的思念。最后,“夕阳林杪,暮云天际”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苍茫景色,词人眼中所见的“一片苍凉之意”,流露出无尽的哀伤和失落。
结尾“目渺渺、不见湘君,岸草汀兰谁寄”以湘君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对心上人的深深怀念,以及无人可托的情怀,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而动人。
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
人中出烦恼,山下即伽蓝。
小涧香为刹,危峰石作龛。
候禅青鸽乳,窥讲白猿参。
藤爱云间壁,花怜石下潭。
泉行幽供好,林挂浴衣堪。
弟子哀无识,医王惜未谈。
机疑闻不二,蒙昧即朝三。
欲究因缘理,聊宽放弃惭。
超然虎溪夕,双树下虚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