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全文
唐 / 辛替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洪慈均动植,至德俯深玄。

出豫从初地,登高适梵天。

白云飞御藻,慧日暖皇编。

别有秋原藿,长倾雨露缘。

(0)
注释
洪慈均:可能指宏大慈悲的心境,也可能是人名或地名。
至德:极高的道德或美德。
初地:初始之地,可能象征着修行或旅程的起点。
梵天:印度教中的至上神,这里可能象征着精神上的最高境界。
御藻:比喻白云如皇帝乘坐的船只,象征着尊贵和神圣。
慧日:智慧的太阳,可能象征真理或启示。
皇编:可能指重要的文献或经典。
秋原藿:秋天的原野上的豆科植物,象征丰收或生命力。
雨露:自然界的恩赐,象征滋润和滋养。
翻译
洪慈均等万物,至高的美德深入玄奥。
从豫州开始旅程,登上高山接近佛天。
白云飘荡如御舟,智慧之日温暖经典。
另有秋天的原野,长久地沐浴着雨露恩典。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辛替否的作品,名为《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中融合了佛教的禅意与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冥思。

“洪慈均动植,至德俯深玄。”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宏伟而神秘的氛围。其中,“洪慈”指的是广泛无边的慈爱之意,而“至德”则是最高境界的美德,这里用以形容佛祖或佛法的深邃与崇高。

“出豫从初地,登高适梵天。”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追求精神升华、向往更高境界的愿望。这里,“出豫”可能指的是超越世俗,“初地”是佛教中的概念,指的是修行之初的基础阶段;“登高适梵天”则是在形容达到佛教中的最高境界——梵天。

接下来的“白云飞御藻,慧日暖皇编。”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人借助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智慧与光明的追求。在这里,“白云”、“御藻”、“慧日”、“皇编”都充满了禅宗对超然物外、清净无为状态的向往。

最后两句“别有秋原藿,长倾雨露缘。”则是诗人在描绘另一种景象,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状态。这里,“秋原藿”可能指的是深山中的野草,而“长倾雨露缘”则是在形容一场持久的细雨,这些景物都给人以宁静、清洁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内心世界的追求。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至境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禅宗哲学的一种艺术表达。

作者介绍
辛替否

辛替否
朝代:唐

辛替否,字协时,京兆人也。景龙年为左拾遗。时中宗置公主府官属,安乐公主府所补尤多猥滥。又驸马武崇训死后,弃旧宅别造一宅,侈丽过甚。时又盛兴佛寺,百姓劳弊,帑藏为之空竭。
猜你喜欢

梦蝶居士赞二首·其一

俯看人世,一沤起灭。失脚来游,梦入蚁穴。

前身后身,独临两境。左右见之,不杂其影。

眉目秀发,嫩木含春。风度凝远,霁月洗云。

叶屋花房,玉堂金宇。我视睨睨,渠方栩栩。

(0)

王宏道舍人赞

翛然无累之神,见此有道之器。

韵收一代之风流,骨含奕世之富贵。

节临事而不夺,貌甚威而常喜。

方其少壮,则酒阑说剑。横槊赋诗,名动塞垒。

及其倦也,则浮沅湘。上衡霍,尽室行于山水。

至于醉心翰墨,倾倒肺怀,则有王右辖、吴武陵之风味。

驰至金城,而忠款乃著。罢归玉关,而功名自至者。

皆非壮岁,庸讵知此老人独不如是乎。

(0)

毛女赞

不嗅梨花,而撚紫芝。不穿云袖,而披槲衣。

何以风神,洞如冰雪。使人见之,眼寒心折。

如麝有香,以缶覆焉。透尘透风,种性则然。

又如烟雨,过孤山宅。于荒寒中,微见春色。

图之壁间,是真过秦。季子好德,白发日新。

(0)

次天觉韵二首·其一

欲振云庵出格风,直教魔界化成空。

此邦已属张无尽,二佛难同一化中。

(0)

次韵题罢徭亭

闻君新构罢徭亭,邂逅河源又报清。

郡郭不输天子赋,溪山偏协野人情。

唐虞暇日饶耕凿,秦汉当年浪战争。

风月倚栏如可借,待携斗酒话升平。

(0)

赋竹

龙孙盈槛秀,天柱耸云奇。

阴锁安禅石,根侵洗砚池。

珑璁伸粉节,偃蹇郁虬枝。

敢谓桃兼李,羞邻雪后姿。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