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慈均动植,至德俯深玄。
出豫从初地,登高适梵天。
白云飞御藻,慧日暖皇编。
别有秋原藿,长倾雨露缘。
洪慈均动植,至德俯深玄。
出豫从初地,登高适梵天。
白云飞御藻,慧日暖皇编。
别有秋原藿,长倾雨露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辛替否的作品,名为《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诗中融合了佛教的禅意与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冥思。
“洪慈均动植,至德俯深玄。”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宏伟而神秘的氛围。其中,“洪慈”指的是广泛无边的慈爱之意,而“至德”则是最高境界的美德,这里用以形容佛祖或佛法的深邃与崇高。
“出豫从初地,登高适梵天。”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追求精神升华、向往更高境界的愿望。这里,“出豫”可能指的是超越世俗,“初地”是佛教中的概念,指的是修行之初的基础阶段;“登高适梵天”则是在形容达到佛教中的最高境界——梵天。
接下来的“白云飞御藻,慧日暖皇编。”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人借助于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智慧与光明的追求。在这里,“白云”、“御藻”、“慧日”、“皇编”都充满了禅宗对超然物外、清净无为状态的向往。
最后两句“别有秋原藿,长倾雨露缘。”则是诗人在描绘另一种景象,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状态。这里,“秋原藿”可能指的是深山中的野草,而“长倾雨露缘”则是在形容一场持久的细雨,这些景物都给人以宁静、清洁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内心世界的追求。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至境的意境。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禅宗哲学的一种艺术表达。
翛然无累之神,见此有道之器。
韵收一代之风流,骨含奕世之富贵。
节临事而不夺,貌甚威而常喜。
方其少壮,则酒阑说剑。横槊赋诗,名动塞垒。
及其倦也,则浮沅湘。上衡霍,尽室行于山水。
至于醉心翰墨,倾倒肺怀,则有王右辖、吴武陵之风味。
驰至金城,而忠款乃著。罢归玉关,而功名自至者。
皆非壮岁,庸讵知此老人独不如是乎。
不嗅梨花,而撚紫芝。不穿云袖,而披槲衣。
何以风神,洞如冰雪。使人见之,眼寒心折。
如麝有香,以缶覆焉。透尘透风,种性则然。
又如烟雨,过孤山宅。于荒寒中,微见春色。
图之壁间,是真过秦。季子好德,白发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