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天觉韵二首·其一》
《次天觉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欲振云庵出格风,直教魔界化成空。

此邦已属张无尽,二佛难同一化中。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的《次天觉韵二首(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意象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法深邃的理解与感悟。

首句“欲振云庵出格风”,以“云庵”象征修行之地,以“出格风”比喻超脱世俗的修行境界,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越凡尘、达到精神自由的决心。这里的“振”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振作精神、奋力追求的精神状态。

第二句“直教魔界化成空”,“魔界”在佛教中常指诱惑人心、使人堕落的邪恶力量。诗人通过“化成空”的描述,表达了他坚信通过修行可以克服一切诱惑,达到心灵纯净的境界。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佛法力量的信任与实践。

第三句“此邦已属张无尽”,“此邦”泛指修行之地或内心世界,“张无尽”是宋代著名禅师,此处借指高深的佛法或修行境界。这句话意味着诗人所在的修行之地已经达到了张无尽所代表的高深境界,暗示了诗人修行的成就与深度。

最后一句“二佛难同一化中”,“二佛”可能是指不同的修行方法或不同的修行者,而“同一化中”则表示通过修行,这些不同最终能够融合为一,达到统一的境界。这句话强调了修行过程中不同方法或个体的融合与统一,体现了佛法的包容性和内在的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以及通过修行达到精神自由、心灵纯净的境界。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證道歌·其一二四

还如避溺而投火,两处未明令法堕。

速须亲近正知人,如常处此菩提座。

(0)

颂石头和尚草庵歌·其二十一

青松下,珊珊遍地谁知价。

无限聪明只道空,问说真空没命怕。

(0)

颂四宾主·其五

宾中主,日久帝家频得书。

几回客梦经秋雨,直至而今赁屋居。

(0)

颂古九十八首·其七十三

古人投子续宗枝,相逢作者便呈机。

含光知有庵中主,提起油瓶应不疑。

(0)

颂十玄谈·其九转位也

转转,两头不著中心选。

无位真人是阿谁,佛祖鼻孔穿成串。

(0)

金刚随机无尽颂·其五善现起请分第二

如是真如是,无□不心地。

触目应菩提,名标法身义。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