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宜亭·其二》
《宜亭·其二》全文
清 / 朱仕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记厌承明值,来东已六年。

英髦时接席,宗室固多贤。

水槛朝垂钓,风亭午擘笺。

槟榔皆手植,父老重流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朱仕玠在宜亭度过六年时光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风光的描绘。

首句“记厌承明值,来东已六年”,诗人回忆起过去在繁忙的官场生活,感到厌倦,于是来到东方这个宜亭之地已经六年之久。这既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也暗示了对当前宁静生活的满足与享受。

接着,“英髦时接席,宗室固多贤”两句,描绘了宜亭周围人才济济的景象。这里的“英髦”指的是才华出众之人,“接席”则形容这些人聚集一堂,共同交流学习,显示出宜亭是一个汇聚才智之地。“宗室固多贤”则进一步强调了这里不仅有外来的英才,本地的宗室家族中同样不乏贤能之士,体现了宜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才荟萃的特点。

“水槛朝垂钓,风亭午擘笺”两句,通过具体的活动场景展现了宜亭的日常氛围。早晨在水边的栏杆上垂钓,午后在有风的亭子里挥毫泼墨,这样的生活既有闲适的自然乐趣,又有文人的雅致情趣。垂钓与擘笺,一动一静,相得益彰,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最后,“槟榔皆手植,父老重流连”两句,以槟榔树为线索,进一步描绘了宜亭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紧密联系。槟榔树是宜亭的特色植物,也是当地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手植”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诗人与当地居民有着深厚的互动关系,他们共同维护着这片土地上的自然景观,也共享着这份宁静与和谐。而“父老重流连”则意味着宜亭成为了老人们聚会、交流的重要场所,体现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宜亭作为一处理想居所的多重魅力——既有自然风光的美丽,又有文化氛围的浓厚,更有社区生活的温馨与和谐。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朱仕玠
朝代:清   字:璧丰   号:筠园   籍贯:福建建宁

朱仕琇兄。乾隆十八年拔贡生。授德化教谕,后升内黄知县,未上任而卒。有《筠园诗稿》、《小琉球漫志》、《龙山漫录》等
猜你喜欢

松江塔诗

岚烟起处万松低,秀矗轮尖便不齐。

抒写性灵应独上,提携童冠许同侪。

声传云外惊人铎,影落秋空涤砚溪。

绕塔桂花红杏树,丰标如许尽分题。

(0)

述年

稚发尚可忆,未及繁华徂。

雨露得常理,贵戚咸自如。

负暄有遗老,里巷无追呼。

先岩七九年,五斗尚见驱。

余产柳州柳,突兀千山孤。

弱冠抱迂尚,跌宕不好儒。

虽非千金子,宝马常在途。

衡门多杂宾,意气皆丈夫。

由来三十载,此意未尝殊。

怀哉祖士雅,忼慨真吾徒。

(0)

盆柳

白玉围根小,空斋莫化蘋。

前林有黄鸟,曾致一声春。

影向偏于独,风吹不到邻。

柴门犹未掩,应谢往来人。

(0)

寒峭不成雪,漫漫晓雾生。

凝眸迷咫尺,扑鼻觉纵横。

山色彭郎隐,江声石妇平。

羁愁久无赖,挝鼓劝晨征。

(0)

佛山曲

莫打佛山铁,且看佛山月。

看月见天心,打铁徒苦热。

人言佛山近,我言佛山远。

西水阻重重,胜于肠九转。

佛山那见佛,神山那有神。

东望高台在,谁为魋结民。

佛山大墟口,西水浸上田,裹饭张鱼笱。

(0)

戍妇词

去年雪花白,长亭送行客。

今年绿草新,空闺忆远人。

嫁君才一秋,别君如十春。

箧中衣未寄,塞外鸿不闻。

相思当面晤,归期在建勋。

君身已许国,妾身已许君。

君心唯知尽忠烈,妾心惟知守苦节,遑计生离与死别。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