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雨暮雨梅正黄,城南积潦入车箱。
镜湖无复针青秧,直浸山脚白茫茫。
湖三百里汉讫唐,千载未尝废陂防。
屹如长城限胡羌,啬夫有秩走且僵。
旱有灌注水何伤,越民岁岁常丰穰。
泆湖谁始谋不臧,使我妇子餍糟糠。
陵迁谷变亦何常,会有妙手开湖光。
蒲鱼自足被四方,烟艇满目菱歌长。
朝雨暮雨梅正黄,城南积潦入车箱。
镜湖无复针青秧,直浸山脚白茫茫。
湖三百里汉讫唐,千载未尝废陂防。
屹如长城限胡羌,啬夫有秩走且僵。
旱有灌注水何伤,越民岁岁常丰穰。
泆湖谁始谋不臧,使我妇子餍糟糠。
陵迁谷变亦何常,会有妙手开湖光。
蒲鱼自足被四方,烟艇满目菱歌长。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地区雨后湖景和民生疾苦,以及诗人对历史变迁与水利治理的感慨。首句“朝雨暮雨梅正黄”写出了连绵不断的雨水和初夏时节的梅花盛开,营造出湿润的氛围。接着,“城南积潦入车箱”描绘了积水严重,甚至影响到交通的情景。
“镜湖无复针青秧,直浸山脚白茫茫”描绘了湖水上涨,淹没田地,一片苍茫的景象。诗人提及镜湖历史悠久,从汉至唐一直有良好的灌溉设施,“湖三百里汉讫唐,千载未尝废陂防”,强调其长久以来对农业的重要性。
然而,“啬夫有秩走且僵”一句,通过描绘官吏在干旱时忙碌奔波的形象,反映出官府对于水利管理的艰辛和责任重大。“旱有灌注水何伤,越民岁岁常丰穰”表达了诗人希望涝时能及时排水,旱时能灌溉,以保障人民生活的丰饶。
“泆湖谁始谋不臧”批评了某人或某个决策导致湖堤溃决,百姓生活困苦,“使我妇子餍糟糠”。诗人感叹世事无常,“陵迁谷变亦何常”,暗示历史变迁中,好的治理措施是必要的。
最后,“会有妙手开湖光”寄寓了对未来能有能人修复湖堤,恢复湖景的期待。结尾“蒲鱼自足被四方,烟艇满目菱歌长”则描绘了一幅渔歌互答、生活富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抒怀,既有对自然环境的生动描绘,也融入了对社会现实和历史教训的反思,展现了陆游深厚的忧国忧民情怀。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五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裴回。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锥凿石塞神潭,白马趁走覃赤尘起。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悠悠复悠悠,昨日下西洲。
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
武昌何郁郁,侬家定无匹。
小妇被流黄,登楼抚瑶瑟。
朱弦繁复轻,素手直凄清。
一弹三四解,掩抑似含情。
南楼登且望,西江广复平。
艇子摇两桨,催过石头城。
门前乌臼树,惨澹天将曙。
鹍鵊飞复还,郎随早帆去。
回头语同伴,定复负情侬。
去帆不安幅,作抵使西风。
他日相寻索,莫作西洲客。
西洲人不归,春草年年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