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衡门后,文章满汉廷。
禅辞中使问,汾曲帝王听。
一代尊遗墨,千秋让汗青。
绝怜扬子易,只拟覆人瓶。
谁道衡门后,文章满汉廷。
禅辞中使问,汾曲帝王听。
一代尊遗墨,千秋让汗青。
绝怜扬子易,只拟覆人瓶。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为悼念刘文安公所作的挽诗之一。诗中表达了对刘文安公才华横溢的敬仰以及对其身后文章留芳百世的赞美。"衡门后"暗指刘文安公出身寒微,但他的文章却能进入朝廷,影响深远。"禅辞中使问"描绘了他文章受到朝廷重视,连使者都来询问。"汾曲帝王听"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作品连帝王也倾听,显示出极高的地位。"一代尊遗墨"和"千秋让汗青"更是高度评价了刘文安公的文章将被后世长久铭记。
然而,诗的最后一句"绝怜扬子易,只拟覆人瓶"则转而表达了一种惋惜之情,诗人感叹刘文安公的才华如果不能得到更好的施展,就像扬子江边的易水,虽然清澈,却只能被用来装酒,暗示其才华可能被埋没。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赞扬又带有遗憾的挽诗,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缅怀和对人才命运的感慨。
卖花时节,正轻风园榭,弄晴池馆。
绪语匆匆言不尽,穿得翠迷红乱。
华屋门高,主人恩重,旧垒还堪恋。
昭阳何处,望中清梦初断。
长是泪洒东风,天涯无主,谁与寻方便。
冷落孤身飘瀚海,倦翼不堪频展。
绛缕年深,云轩事渺,老去知人厌。
多情帘影,日高为我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