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间七尺呻吟地,拥被披裘对夕曛。
侵隐墨蚊何善伺,缘空朱蚁似多闻。
芳樽独负忘归子,良药全凭抱节君。
莫道前轩花有径,未能著屐已离群。
半间七尺呻吟地,拥被披裘对夕曛。
侵隐墨蚊何善伺,缘空朱蚁似多闻。
芳樽独负忘归子,良药全凭抱节君。
莫道前轩花有径,未能著屐已离群。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病中四首(其三)》描绘了诗人在病榻上的孤独与无奈。首句“半间七尺呻吟地”,形象地刻画出诗人身处狭小空间,身体不适只能低声呻吟的场景。次句“拥被披裘对夕曛”则写出他裹着被子,面对夕阳余晖的凄凉画面,暗示着疾病的困扰和时光的流逝。
第三句“侵隐墨蚊何善伺”,墨蚊在此处并非实指黑色的蚊子,而是形容病痛如蚊虫般悄然侵袭,让人难以抵挡。“缘空朱蚁似多闻”则借喻病痛如同朱蚁(红色蚂蚁)一样,虽小却能引起强烈的感知,形容病痛的烦扰。
第四句“芳樽独负忘归子”表达了诗人对酒的渴望,然而病痛让他无法享受饮酒的乐趣,只能辜负美酒。“良药全凭抱节君”则以坚韧的节操比喻药物,暗示治疗的艰难和对康复的期待。
最后两句“莫道前轩花有径,未能著屐已离群”,诗人感叹即使窗外花香四溢,自己却因病痛无法出门欣赏,已经与外界的欢乐生活渐行渐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病中孤寂的心境和对健康的深深向往。
东湖老人朱季曹,爱客不减扶风豪。
堂中贤士常满座,千金一诺轻秋毫。
买园千亩东湖上,结屋却傍湖之坳。
水亭风榭窥窈窕,花坞竹径行萧骚。
凉飙八月起天末,潇湘万里回长涛。
青天漠漠数峰小,洒然秋色生林皋。
是时我解洞庭席,东将观岳凌烟霄。
芙蓉天柱袅超忽,萝衣蕙带纷飘摇。
逢君一笑不我疑,神豁意动心相招。
绮障歌丝留娱燕,珠鞲舞袖垂纤娇。
回山转海新知乐,愿挽夭河倾斗杓。
明朝暂别莫相问,相思尺素飞霞标。
周道中陵夷,奇邪互哓诟。
狭步窘周行,曲蹊争躏蹂。
仲尼振微言,百家废荒谬。
浸淫拂朱翟,轲书劳堤救。
嬴秦溃土崩,汉氏承蚁漏。
梵语译流沙,倏焉惑群瞀。
净智启高禅,妄儒私牖窦。
慧悟述心性,训言遭掩糅。
伟欤困知辨,攘斥功何厚。
谁哉挹北斗,酌公千龄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