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化之元,邈在两仪先。
宝埒驰金马,真香喷玉莲。
飞空按龙辔,梵响导芝軿。
绵永长春劫,翱翔无色天。
初真难晓谕,以此戒中仙。
一气化之元,邈在两仪先。
宝埒驰金马,真香喷玉莲。
飞空按龙辔,梵响导芝軿。
绵永长春劫,翱翔无色天。
初真难晓谕,以此戒中仙。
这首诗描绘了道教仙境的景象,充满了神秘与超脱的氛围。诗人赵佶以“一气化之元,邈在两仪先”开篇,巧妙地将道家哲学融入其中,暗示宇宙万物皆源于“一”,超越了阴阳二元对立的范畴,体现了道家追求的“道法自然”的理念。
接下来,“宝埒驰金马,真香喷玉莲”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宝埒象征着神圣之地,金马和玉莲则分别代表了尊贵与纯洁,营造出一种庄严而清雅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对道教仙境的向往与赞美。
“飞空按龙辔,梵响导芝軿”描绘了一幅仙人驾驭祥龙,梵音引导仙车穿越云霄的画面,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这不仅展现了道教修行者追求长生不老、羽化登仙的理想,也体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绵永长春劫,翱翔无色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世俗的境界,将时间的概念与空间的想象结合,暗示了道教追求的永恒与自由。在这片无色的天空中,仙人们自由翱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最高境界。
最后,“初真难晓谕,以此戒中仙”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初真之道难以言传,唯有通过修炼达到的境界才能真正理解。这不仅是对道教修行之路的深刻揭示,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去探索内心深处的真理,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教仙境的描绘,展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追求自然、超脱世俗、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它不仅是一首艺术作品,更是一份对精神世界深邃探索的邀请。
山月来时,海风不动,平地玉楼琼宇。
桂子飘香,露华如水,自按洞箫如缕。
杳杳冥冥,泠泠历历,青鸟解传芳语。
太微中、鸾鹤相求,尽是旧时真侣。
君听取、列豹重关,鼓雷千吏,天界更多官府。
石女簪花,木人劝酒,为我此间聊住。
高唱微吟,挥毫万丈,尘世等闲今古。
看空山、一色青青,何意断云残雨。
登临把酒,问黄楼人去,几番风雨。
妙绝颍滨楼上赋,坡老龙蛇飞舞。
千载风流,两翁笑傲,淮泗归谭麈。
衣冠安在,我来空自延伫。
下视阛阓喧尘,惨昏烟落日,西风鼙鼓。
昔日争雄怀楚霸,百万屯云貔虎。
世事茫茫,山川历历,不尽凭阑思。
城头今古,黄河日夜东去。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中藏化机。
那些儿妙处,都无做造,灵明不昧,慧日光辉。
日气日神,惟精惟一,玉莹无瑕天地归。
疑玄处,把坎中一画,移入南离。赤龙缠定乌龟。
六月里严霜果大奇。
那白头老子,来婚素女,胎仙舞罢,共入黄帏。
布雨行云,阳和阴畅,一载工夫养个儿。
常温养,待玉宸颁诏,足蹑云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