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
《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全文
唐 / 杨巨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

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

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ūnsòngshěnzànguīxúnyángjìnshū
táng / yángyuán

xúnyángruǎnxiánzháijiǔpàizhúlínqián
huā屿gāolàngyúnfēngyuǎntiān

jiāngshēngzàinánxiànghǎidōngtián
cáijīncháofēngtāomiǎorán

翻译
浔阳的阮咸宅坐落在长江的九条支流旁的竹林之前。
繁花盛开的小岛高耸如波浪,远处的山峰云雾缭绕,仿佛与天空相连。
长江的声音回荡在南边的小巷,海的气息弥漫向东的田野。
今日的才子即将离去,只留下风涛声中那份深远的思绪。
注释
浔阳:地名,指浔阳江畔。
阮咸宅:古代名士阮咸的居所。
九派:长江的九条支流。
竹林:象征高雅和隐逸。
花屿:开满花朵的小岛。
浪:比喻花屿的高低起伏。
云峰:云雾缭绕的山峰。
天:形容山峰之高。
江声:长江的流水声。
南巷:南方的小巷。
海气:海洋的气息。
东田:东方的田野。
才子:有才华的人。
去:离开。
风涛:江上的风浪。
渺然:深远、悠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充满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亲人离别时的情感。开篇两句“浔阳阮咸宅,九派竹林前”设置了一个美丽的场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之中,而这竹林似乎是分成九个流派一般,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深刻印象。

“花屿高如浪,云峰远似天”两句则将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花屿(岛屿)比作波涛,显示出诗人眼中的江水充满活力,而云峰则被形容为遥不可及,如同天界一般,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透露出诗人内心对于远方世界的向往和憧憬。

接下来的“江声在南巷,海气入东田”两句,则从听觉和嗅觉上进一步深化了对家乡风光的描绘。江水的声音似乎穿越了小巷,而海洋的气息则悄然溢入田野,这些都是诗人对于故土情感的真实流露。

“才子今朝去,风涛思渺然”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才子即将离开,面对着波涛汹涌的江水和连绵不绝的山峰,诗人的心中充满了留恋与不舍,这种情感在“思渺然”这三个字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它既是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离合之苦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杨巨源

杨巨源
朝代:唐   字:景山   籍贯: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   生辰:789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猜你喜欢

东八闸舟遇顺风志喜

千里程途数日还,岸回转转抱清湾。

云帆不用荃桡力,喜志恩从大内颁。

(0)

风雪致祷遂尔晴霁

塞外春深雨雪频,寒风犹自拂征尘。

昨朝遣祀咨宗伯,已见遥天霁色新。

(0)

上巳日再登金山

晴和逢上巳,况在大江滨。

正是回銮日,挥毫记此辰。

(0)

渡济水

晓渡更临济水,野风时捲霓旌。

几曲寒流荡漾,十月舆梁始成。

(0)

初冬自五台回次日雪

鸣銮多霁日,停旆雪纷纷。

色向寒初积,声宜静里闻。

捲帘山忽近,扫石径犹分。

却忆清凉界,峰连万壑云。

(0)

次石山

凉生旌羽露华漙,画角声高夜未阑。

行幄不知三伏过,仗前翻觉六军寒。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