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生旌羽露华漙,画角声高夜未阑。
行幄不知三伏过,仗前翻觉六军寒。
凉生旌羽露华漙,画角声高夜未阑。
行幄不知三伏过,仗前翻觉六军寒。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清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生活的一幕。
首句“凉生旌羽露华漙”以“凉生”二字开篇,点明了夏日夜晚的凉爽之感,随后“旌羽露华漙”描绘了旗帜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露珠在羽毛上闪烁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第二句“画角声高夜未阑”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沉,画角之声高亢悠长,似乎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而“夜未阑”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夜晚尚未完全过去,却已带有一丝凉意。
接下来,“行幄不知三伏过”一句,诗人巧妙地将宫廷生活与自然界的季节变化联系起来,行宫中的帐篷仿佛忘记了炎热的三伏天,暗示了皇帝及其随从享受着不同于外界的清凉与舒适。
最后一句“仗前翻觉六军寒”则以一种反差的手法收尾,尽管行宫内凉爽宜人,但站在皇帝面前的六军将士却感受到了寒意,这既是对皇帝权威的一种隐喻,也反映了宫廷内外环境的巨大差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夜晚宫廷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宫特有的清凉与宁静,同时也蕴含了对权力与地位的微妙探讨。
双钟峙中流,高低互相位。
微风吹水波,万窍各鸣嘒。
仰观造化心,雕镂亦为罪。
濯濯苏眉山,捉笔工点缀。
放舟绝壁下,领意得奇最。
子弟与山川,韵事足图绘。
夷考作记年,送子德兴尉。
余来涉江涛,别弟趋吴会。
古人今不殊,事迹偶相类。
离怀虽黯然,妙得山水对。
西风泥行舟,遂谋三日醉。
长安四月雨,霢霂生微寒。
晨兴出帘阁,稍觉衣裳单。
郁郁庭中槐,浅绿浮林端。
好鸟鸣相闻,仿佛栖岩峦。
不见夏云热,宁知春色阑。
赖有同心人,把臂延清欢。
回首思故乡,众卉萋以繁。
黄梅摘方熟,朱荔谁当餐。
嘉序长不归,谁能假羽翰。
轩皇且战且学仙,桥山弓剑攀龙髯。
吁嗟政彻不及此,扶桑沧海空青天。
沙丘之云茂陵树,万弩射鱼气张怒。
童男未返青雀遥,银雁金凫起泉路。
琼田草不死,蓬莱尘不飞。
丹丘灵药如可致,千秋万岁讵相辞。
汾阴宫,琅琊碣,石麟秋草莽萧萧,铜仙望断咸阳阙。
不见当时九鼎我,鼎湖云气时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