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高丘而望远海》
《登高丘而望远海》全文
清 / 顾大申   形式: 古风

轩皇且战且学仙,桥山弓剑攀龙髯。

吁嗟政彻不及此,扶桑沧海空青天。

沙丘之云茂陵树,万弩射鱼气张怒。

童男未返青雀遥,银雁金凫起泉路。

琼田草不死,蓬莱尘不飞。

丹丘灵药如可致,千秋万岁讵相辞。

汾阴宫,琅琊碣,石麟秋草莽萧萧,铜仙望断咸阳阙。

不见当时九鼎我,鼎湖云气时明灭。

(0)
鉴赏

这首清代顾大申的《登高丘而望远海》描绘了一幅仙人求道与历史沧桑并存的画面。首句“轩皇且战且学仙”借用了古代君王秦始皇的典故,暗示了对长生不老的追求。接下来,“桥山弓剑攀龙髯”描绘了仙人登高寻仙的场景,桥山是黄帝葬地,龙髯象征着神仙。

“吁嗟政彻不及此”表达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的向往,同时也感叹现实中无法达到那样的理想境界。“扶桑沧海空青天”则展现了开阔的视野和壮丽的自然景观,暗含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对比。

“沙丘之云茂陵树,万弩射鱼气张怒”通过茂陵和射鱼的典故,寓言历史变迁,帝王陵墓与自然共存,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沉思。“童男未返青雀遥,银雁金凫起泉路”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神秘与遥远。

后半部分,“琼田草不死,蓬莱尘不飞”表达对仙境的向往,希望得到长生不老的仙药。“丹丘灵药如可致,千秋万岁讵相辞”表达了诗人对长生的渴望,即使付出长久等待也在所不惜。

最后,“汾阴宫,琅琊碣,石麟秋草莽萧萧”描绘了历史遗迹的荒凉,而“铜仙望断咸阳阙”则借铜仙鸟的形象,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不见当时九鼎我,鼎湖云气时明灭”以九鼎和鼎湖的传说,收束全诗,留下对历史与未来的无尽遐想。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历史神话与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权力与永恒的思考。

作者介绍

顾大申
朝代:清

清江南华亭人,本名镛,字震雉,号见山。顺治九年进士,授工部主事,累擢洮岷道佥事,卒于官。留心经济,尝著《河渠论》、《图经》。后浚浏河、吴淞江,皆用其议。诗工乐府、七律,尝与王广心、施闰章等人唱和。兼善书画。有《诗原》、《堪斋诗存》。
猜你喜欢

成国公家槐树歌

东平王家足乔木,中有老槐寒更绿。

拔地能穿十丈云,盘空却荫三重屋。

忆昔前王初种时,高门驷马相追随。

五朝恩露簪缨重,四世威声草木知。

世间植物因人瑞,培植深根乃天意。

向月长留宿凤巢,排霜故作蟠虬势。

舞袖飞花绕北堂,屯阴列戟森成行。

碧窗雨过看秋霁,纱帽风低坐晚凉。

古来匠石须廊庙,堂中丝竹应同调。

冯氏空传大树名,王公岂待三槐兆。

木天老朽旧通家,树犹如此我堪嗟。

愿公人好树亦好,长共河山阅岁华。

(0)

与姜用贞二首·其一

丛兰绝低小,隐约幽岩姿。

崇冈有高松,下影回薄之。

小大固异质,托交乃其宜。

君本老成人,我生良已迟。

情亲若兄弟,年数两相遗。

相逢即倾盖,久已不复疑。

我歌贫交行,试问和者谁。

(0)

除夜

暗里年光此黑头,落花无计水东流。

谁将多事分年岁,添得今宵一倍愁。

(0)

曰川席上分韵得林字

主情珍重十分深,洒债诗盟许重寻。

此日开轩留客意,当年虚席待君心。

看山未拟怀西郭,伐木如闻在远林。

最是舞雩风日好,几时归咏听馀音。

(0)

次朱文公先生棹歌韵·其三

四曲擎天耸两岩,琼葩瑶草色毵毵。

我来不见金鸡唱,惟有寒蟾照碧潭。

(0)

仙居书屋为商懋衡先生作

结庐在幽境,潇洒远蹄轮。

谁去蓬莱岛,迥在弱水滨。

开窗泉莹澈,当户山嶙峋。

中贮万卷书,奎光烛苍旻。

于焉教诸子,古训良具陈。

圣贤宛在目,千载如相亲。

桂林有乔枝,溟海无涸鳞。

接武佐明主,非徒席上珍。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