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
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
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
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
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
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御沟之景。诗人以精细的笔触捕捉柳树初绽时的新绿,展示了大自然在春天复苏的美丽画面。“律到御沟春”一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了季节和空间的氛围中。“沟边柳色新”则更具体地描写了柳树的颜色,既是对视觉的享受,也是对自然界生机的赞美。
诗人的眼光接着转向水流,细致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不仅展示了水流的清澈与柔和,而且还隐含着宫廷生活的宁静与安逸。这里的“朝人”或许指的是早晨行走在御沟边的人们,他们似乎也被这宁静的氛围所包围。
随后,“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泽匀”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春光与皇恩的赞颂。这里的“韶光”指的是春天温暖的阳光,而“圣泽”则是古代常用以形容帝王恩泽的词汇,这里也可理解为春雨带来的滋润。
然而,诗人随即转向“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这两句似乎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生活中不稳定与虚假的感慨。这里的“谷莺”是指草丛中的鸟儿,“栖未稳”暗示了它们栖息不安;而“宫女画难真”则可能是在批评宫廷女性的矫揉造作,或者是对她们生活不真实的一种感叹。
接下来的“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两句,诗人似乎在回忆历史或表达一种无奈的情绪。这里的“楚国”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楚国,它的辉煌如今已经成了过眼云烟;而“隋堤”则是对隋朝遗留下来的河堤的一种描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
最后,“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诗人似乎在探讨怎样才能真正走进帝都,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洗礼或认可。这里的“覆龙津”可能是对某一具体地点的指代,或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表现出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世间真与伪、稳与不安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