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盦招集江亭时瘦唐将假归》
《苏盦招集江亭时瘦唐将假归》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胜地如胜朋,习处不知宝。

一从别后忆,反覆无不好。

城隅一撮土,见我少还老。

君亦江海徒,及来共春讨。

西山为留雪,对客起画稿。

泠泠荻芽风,吹冻尽变潦。

座有思归人,庐瀑已挂抱。

何妨少濡滞,聊缓百忧捣。

他年或见怀,此会忍草草?

还寻旧酒垆,曛黑须醉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亭相聚的情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胜地如胜朋”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将风景与友情相提并论,凸显了友情的珍贵。接下来的“习处不知宝”,则进一步强调了在日常相处中友情的价值,往往不被察觉,直到分别后才倍感珍惜。

“一从别后忆,反覆无不好”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即使回忆中的点滴也变得美好起来。接着,“城隅一撮土,见我少还老”通过自然界的变迁,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易逝。

“君亦江海徒,及来共春讨”则点明了友人的身份,他们如同漂泊于江海的旅人,在春天相聚,共同享受这份难得的欢聚。接下来的“西山为留雪,对客起画稿”描绘了西山积雪未消,仿佛特意为来访的客人留下美景,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

“泠泠荻芽风,吹冻尽变潦”以风吹动芦苇新生的景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冬去春来的自然更替。而“座有思归人,庐瀑已挂抱”则通过描写一位思念家乡的人,以及瀑布挂在怀抱的场景,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最后,“何妨少濡滞,聊缓百忧捣”鼓励大家暂时放下忧愁,享受相聚的快乐。“他年或见怀,此会忍草草?”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这次相聚的珍视,希望未来能再次相聚,共享欢乐。“还寻旧酒垆,曛黑须醉倒。”则以饮酒作结,寓意着以酒助兴,尽情享受此刻的欢聚时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游君山

两过君山苦未游,今来山下暂停舟。

云林一径苍苔合,佛殿千年古迹留。

日月每从波底出,峰峦常在气中浮。

人生志节当如此,屹立狂澜几万秋。

(0)

洞庭湖阻风四首·其四

涛声连日捲银沙,野渚无聊眺望赊。

数点云山湖上出,一行风苇岸边斜。

老髯难觅仙翁笛,白简还乘使者槎。

况是中秋明月夜,潇湘久客正思家。

(0)

黔阳

龙标山下古黔阳,二水交流万里长。

风土往时为异俗,车书此日混遐荒。

棕林带露毵毵碧,橙实经秋颗颗黄。

清昼柏台无讼牒,旋吟佳句旋焚香。

(0)

沅州秋夜独酌

江城秋夜画堂清,市酒沽来只自倾。

绕壁任教虫响切,照人偏喜烛花明。

七千里外思乡邑,十二时中望帝京。

愿布仁风满南极,还将远俗奏彤庭。

(0)

雪后至西郊二首·其一

偶尔閒行出近郊,新年残腊气将交。

苍茫远道风初定,寂寞平原雪半消。

春色渐催山色动,天光浑逐水光摇。

乾坤满目皆生意,何必清宵看斗杓。

(0)

和经武氏旧基韵

羽衣曾此侍銮舆,观阙今为一废区。

鹦鹉尚留青帝坐,牝鸡无复紫宸居。

已看大象飞寒烬,又见天枢偃绿芜。

惆怅当年多少事,西风回首一长吁。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