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云雾缭绕、色彩斑斓的画卷。"山云吞吐翠微中"形象地写出了山峦在云雾中的若隐若现,仿佛被翠绿色的轻纱笼罩,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淡绿深青一万重"进一步描绘了山色的层次变化,从浅淡的绿色到深沉的青色,如同万重叠嶂,富有动态感和立体感。
诗人惊叹道:"此景只应天上有",将眼前的美景比作天上仙境,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惊叹之情。然而,最后一句"岂知身在妙高峰"又出人意料地揭示了一个转折,原来这如梦如幻的美景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诗人亲身置身于妙高峰之上,使得整个画面更具亲切感和真实感。
总的来说,元好问的《台山杂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当下境遇的满足。
清直如公天自知,晚年百顺了无亏。
九成台下方还旆,五老峰前又拥麾。
题坐喜逢陈仲举,据床好继庾元规。
太平散吏无由到,倚听中和乐职诗。
禁路岧嶤欲问津,抗章便自乞閒身。
闵劳剧部皇情厚,寓直中奎宠数新。
飞輓正资经济手,典刑终念老成人。
赤松未许长为伴,归取青毡继颍滨。
平日君多暇,如今我亦闲。
人归真得地,吏隐胜居山。
烟浪一千顷,茅檐三四间。
天寒倚修竹,空翠湿欹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