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波澄碧,浸宫墙倒影,斜阳红妩。
夹岸垂杨青未了,隐约藏春深坞。
画鹢朝飞,珠帘暮卷,阅遍阴晴雨。
湖山无恙,经行犹记前度。
此地十里荷花,流连歌酒,几辈贞元侣。
不信冷香吹又尽,一水盈盈谁语。
沧海人间,野风门外,如彼离离黍。
残蝉相送,倚鞭重认归路。
镜波澄碧,浸宫墙倒影,斜阳红妩。
夹岸垂杨青未了,隐约藏春深坞。
画鹢朝飞,珠帘暮卷,阅遍阴晴雨。
湖山无恙,经行犹记前度。
此地十里荷花,流连歌酒,几辈贞元侣。
不信冷香吹又尽,一水盈盈谁语。
沧海人间,野风门外,如彼离离黍。
残蝉相送,倚鞭重认归路。
这首《念奴娇·过十刹海》是清代词人陈匪石的作品,描绘了词人经过十刹海时所见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镜波澄碧”,开篇即以“镜”喻水,形容水面如镜般清澈碧绿,映照出宫墙的倒影,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增添了几分红润与妩媚。“夹岸垂杨青未了,隐约藏春深坞”,描绘了两岸垂柳绵延不绝,春意盎然,仿佛隐藏着一片生机勃勃的小天地。“画鹢朝飞,珠帘暮卷,阅遍阴晴雨”,通过朝夕更替的场景,展现了湖面的多变与美丽,无论是晴朗还是风雨交加,湖面都呈现出不同的魅力。“湖山无恙,经行犹记前度”,表达了词人对这片山水的深厚感情,即使经过多次探访,依旧能感受到其不变的美好。
接下来,“此地十里荷花,流连歌酒,几辈贞元侣”,转而描写了一片荷花盛开的美景,词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流连忘返,与友人饮酒作乐,仿佛置身于贞元年间,享受着古代文人的雅致生活。“不信冷香吹又尽,一水盈盈谁语”,表达了对荷花凋零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易逝,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主题。“沧海人间,野风门外,如彼离离黍”,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将个人的情感融入更广阔的宇宙之中。“残蝉相送,倚鞭重认归路”,以蝉鸣作为离别的象征,词人在归途中回忆起与这片土地的深厚联系,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去的怀念。
整首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中国传统诗词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主题,同时也体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月中仙人白兔公,缟衣翩然乘玉虹。
遗我利器五色光,将使奏赋蓬莱宫。
江淹老去才思劣,夜郎归来亦华发。
愿乞瑶池不死方,须得玄霜和紫雪。
剥啄叩门秋梦回,有客真为黄香来。
坐中顿见两毛颖,脱帽露顶美且䰄。
君不闻朔土贵人执笏思对事,仓卒墨丸磨盾鼻。
何曾望见㕙与䨲,马上柳条能作字。
后来雪庵松雪俱善书,始爱都人张生黄鼠须。
安知沈郎晚出笔更好,犹及馆阁供欧虞。
拔奇取俊锋锷见,双兔健似生于菟。
用之不啻仗手檛,颠倒纵横随所如。
襄公五男子,耕也官最卑。
三兄历朝班,雍容老相期。
庭槐公所植,一干生五枝。
次四独秀发,耕乃适荣滋。
当身耀金紫,喜气充门楣。
造物补不足,云仍受繁禧。
乃悟穷则变,乃知盈则亏。
未来气已形,既著人方知。
向非阴有感,草木终奚为。
天理未尝息,天君毋自欺。
寄言声利徒,种德宜孳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