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儒家秋》
《儒家秋》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离离秋色上梧枝,向晓烟云冷砚池。

绛帐谈经千载道,青山对酒几联诗。

西风红叶林边树,夜雨青灯鬓上丝。

竹瘦荷枯篱菊净,暂韬笔砚彻皋比。

(0)
注释
离离:形容秋天叶子稀疏的样子。
晓:早晨。
烟云:雾气和云彩。
冷砚池:寒冷的砚台。
绛帐:深红色的帷帐,古代学宫讲堂的代称。
千载:千年。
对酒:举杯饮酒。
夜雨:夜晚的雨。
青灯:油灯,古时照明工具。
鬓上丝:指白发。
竹瘦:形容竹子因季节变化而显得枯瘦。
荷枯:荷花凋谢。
篱菊净:篱笆边的菊花干净整洁。
彻皋比:彻,通透;皋比,古代贵族坐席的围垫,这里指屋檐。
翻译
秋天的景色逐渐爬上梧桐树梢,拂晓时分烟云笼罩着冰冷的砚池。
在深红色的帷帐中讲解经书千年道义,对着青山举杯共饮几度吟诗联句。
西风吹过,红叶飘落在树林边的树上,夜晚的雨滴打在青灯下,增添了几缕白发。
竹子清瘦,荷花凋零,篱笆边的菊花依然洁净,暂时放下笔墨,直至月光照亮整个屋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儒家学者的视角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首句“离离秋色上梧枝”写出了秋意渐浓,落叶纷飞,梧桐枝头染上了深深的秋色。次句“向晓烟云冷砚池”则暗示清晨的宁静,砚池被烟云笼罩,透出几分清冷。

第三句“绛帐谈经千载道”展现了学者在深红帷帐中讲授经义的场景,体现了儒家学问的传承与深远。第四句“青山对酒几联诗”则寓含了诗人借酒浇愁,与青山为伴,吟咏诗歌的情怀,流露出淡淡的孤寂。

第五、六句“西风红叶林边树,夜雨青灯鬓上丝”进一步描绘了秋风中的红叶和夜雨中的青灯,以及诗人鬓发斑白的岁月痕迹,透露出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竹瘦荷枯篱菊净,暂韬笔砚彻皋比”以竹子的凋零、荷花的枯萎和篱笆边菊花的洁净,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个人心境的沉静。诗人暂时放下笔墨,沉浸在自然与哲理的交融中,体现出儒家学者的淡泊与修养。

整体来看,这首《儒家秋》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儒家学者在秋日里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赠友兰游子宗谦归闽

大道久蓁芜,侧径多岐别。

子欲适通都,问途意弥切。

开门在见山,射虎石可裂。

得一流大和,四时自成节。

子归遇龙江,再订常明说。

濯濯星江源,家庭有真诀。

会意即传神,在处通脉血。

愿借鸳鸯针,为绣同心结。

(0)

寒食

寒食不寒食,广与邺俗殊。

感此寒食辰,怆然罢琴书。

晋文亦英君,患难与之俱。

而乃忘安乐,弃置绵山居。

臣心有如石,屹立不可渝。

臣心有如火,烈烈谁能濡。

吾闻古来相,梦肖筑岩壖。

亦有勤故交,物色勤劬劬。

胡为烈山泽,虐焰无遗株。

抱木以自完,长使行人吁。

(0)

勉儿一夔北上二首·其二

送尔今出门,行行守清素。

举足不违亲,便是趋庭度。

(0)

蝶恋花

袅袅茶烟心绪乱。漠漠轻轻,魂在梨花苑。

料得海棠春睡倦。梦回愁听莺声颤。

几日浮生偏聚散。祇有情深,不似天河浅。

瑶井辘轳声宛转。斑骓那系垂杨岸。

(0)

浣溪沙·其三

小醉归来夜已分。新茶泼乳捧殷勤。

梦回初觉发香熏。

昵枕低帏千种态,向时矜重霎时亲。

细看浓翠拂轻颦。

(0)

望江南·其二

游侠好,远出不须粮。

偶忆蒲萄过大宛,閒寻芝草渡扶桑。何处是他乡。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