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孤屿云,一鹤唳清夜。
和之以君诗,竹牖寒灯下。
月明孤屿云,一鹤唳清夜。
和之以君诗,竹牖寒灯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月明孤屿云",寥寥数语便勾勒出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的孤岛,云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寥的氛围。接着,"一鹤唳清夜",一只鹤在深夜发出清亮的鸣叫,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感。
诗人在此情境中,通过"和之以君诗"表达对友人陈景说诗稿的共鸣与赞赏,他或许是在寒意微侵的竹制窗户下,手持灯火,静静地品味着友人的诗句。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也流露出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静夜中通过诗歌交流的深深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宋诗的淡雅意境和深沉内涵。陈鉴之的笔触细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让人感受到文学与友情的温暖。
官吏闵民旱,祈祷意颇敦。
六月仍不雨,四野净如髡。
呼前告官吏,恐未究其源。
自从前岁涝,秋禾无一根。
正赋不能入,兼之工役繁。
政令如水火,徵求到鸡豚。
今日卖其子,明日复鬻孙。
子孙已卖尽,里胥还扣门。
守令犹不知,况能达至尊。
人道良多舛,天心岂少恩。
所贵修政事,及时救元元。
爱人与节用,鲁叟非空言。
金精之山何岧峣,夜深明月凉萧萧。
中有可人好丝竹,抱明月兮吹洞箫。
箫声呜呜响空碧,潜蛟起舞山魈泣。
含宫嚼羽妙入神,月落参横朔风急。
曲中却忆秦楼女,秦楼缥缈知何许。
鸣凤双飞竟不还,至今遗事传千古。
君留吴中犹未发,我亦知君调殊绝。
明朝却赋归去来,吹箫还弄金精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