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东蜀幕中友》
《寄东蜀幕中友》全文
唐 / 李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官亭池碧海榴殷,遥想清才倚画栏。

柳絮涨天笼地暖,角声经雨透云寒。

晓侵台座香烟湿,夜草军书蜡炬乾。

为话门人吟太苦,风摧兰秀一枝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ōngshǔzhōngyǒu
táng / dòng

guāntíngchíhǎiliúyīnyáoxiǎngqīngcáihuàlán

liǔzhǎngtiānlóngnuǎnjiǎoshēngjīngtòuyúnhán

xiǎoqīntáizuòxiāngyān湿shīcǎojūnshūgān

wèihuàménrényíntàifēngcuīlánxiùzhīcán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官亭池畔的风景画面,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首句“官亭池碧海榴殷”以官亭池之名起兴,设定了一种幽静典雅的氛围。“遥想清才倚画栏”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怀人之情,通过倚立在装饰华美的栏杆边的“清才”,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柳絮涨天笼地暖,角声经雨透云寒”则以柳絮和角声为媒介,描绘出春日与雨后的不同景象。其中,“柳絮”象征着春意盎然,而“角声”则带来了秋冬之感;“笼地暖”与“透云寒”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中间两句“晓侵台座香烟湿,夜草军书蜡炬乾”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情感世界。白日里的“香烟湿”和夜晚的“蜡炬乾”都透露出了诗人独处时的情绪变化,既有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也有对夜深人静之时的孤寂。

最后两句“为话门人吟太苦,风摧兰秀一枝残”则将情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诗人通过对“门人”的提及和对兰花遭遇风暴后的凄凉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与不易,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篇集思念、怀才、哀愍于一体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洞

李洞
朝代:唐   字:才江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金城柳

金城四面柳为营,此日征西路再经。

忆昔仅能高咫尺,如今端可拂青冥。

清眸渐隔花中雾,绿发俄悬镜里星。

功业未成多少事,攀枝挽叶泪淋零。

(0)

次韵酬大光见赠

十年踪迹并萍浮,今日行藏谩倚楼。

明月相思淮水外,东风吹梦越江头。

深深庭院惊春晚,淡淡莺花称客愁。

记取追随休暇日,殷勤陶谢许同游。

(0)

春日书怀·其一

东风吹雨半斜斜,青草池塘忆谢家。

池李山桃谩春色,伤心不见洛城花。

(0)

寄贺陆翠庭迁居

翠庭欲到到非难,觌面须当听麈谈。

未必移家似东野,料应有宅过罗含。

幽怀万堞尘埃隔,胜概两湖风月涵。

唐宋诗人多姓陆,吟边行远可相参。

(0)

和南塘赋东轩春日即事

十分春过半,稚绿已侵花。

又见拳抽蕨,相将舌吐茶。

川原美如画,卉木烂成霞。

红旆思行乐,黄紬忆放衙。

榆年许憔悴,芳景自纷华。

但有书为圃,不妨涵圣涯。

(0)

小园避暑

六月畏酷热,簟枕依林塘。

古木同臭味,幽鸟含宫商。

天孙云锦机,丹碧交荐香。

晴澜泛清薰,襟袂生微凉。

巉巉万石间,修筠间新篁。

羽葆列千挺,滟滟浮绿光。

林飙一戛击,环佩声铿锵。

披衣独危坐,意气超羲黄。

岂惟热恼除,冰雪置我肠。

却愁林外人,久苦炎威张。

天瓢忽倾倒,旱魃宜消亡。

是月已火流,不日占金穰。

时虽厌兵革,人或饱稻粱。

此园仅如握,无径不就荒。

犹喜卉木存,弗为斤斧戕。

扬扬桂吐芬,粲粲菊有芳。

清赏备四时,花辰复青阳。

太平本无象,嗣岁或小康。

于焉盍朋簪,一笑传清觞。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