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亭池碧海榴殷,遥想清才倚画栏。
柳絮涨天笼地暖,角声经雨透云寒。
晓侵台座香烟湿,夜草军书蜡炬乾。
为话门人吟太苦,风摧兰秀一枝残。
官亭池碧海榴殷,遥想清才倚画栏。
柳絮涨天笼地暖,角声经雨透云寒。
晓侵台座香烟湿,夜草军书蜡炬乾。
为话门人吟太苦,风摧兰秀一枝残。
此诗描绘了一幅官亭池畔的风景画面,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首句“官亭池碧海榴殷”以官亭池之名起兴,设定了一种幽静典雅的氛围。“遥想清才倚画栏”则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怀人之情,通过倚立在装饰华美的栏杆边的“清才”,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柳絮涨天笼地暖,角声经雨透云寒”则以柳絮和角声为媒介,描绘出春日与雨后的不同景象。其中,“柳絮”象征着春意盎然,而“角声”则带来了秋冬之感;“笼地暖”与“透云寒”之间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自然界的多姿多彩。
中间两句“晓侵台座香烟湿,夜草军书蜡炬乾”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情感世界。白日里的“香烟湿”和夜晚的“蜡炬乾”都透露出了诗人独处时的情绪变化,既有对美好事物的享受,也有对夜深人静之时的孤寂。
最后两句“为话门人吟太苦,风摧兰秀一枝残”则将情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诗人通过对“门人”的提及和对兰花遭遇风暴后的凄凉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伤与不易,以及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篇集思念、怀才、哀愍于一体的佳作。
金城四面柳为营,此日征西路再经。
忆昔仅能高咫尺,如今端可拂青冥。
清眸渐隔花中雾,绿发俄悬镜里星。
功业未成多少事,攀枝挽叶泪淋零。
十年踪迹并萍浮,今日行藏谩倚楼。
明月相思淮水外,东风吹梦越江头。
深深庭院惊春晚,淡淡莺花称客愁。
记取追随休暇日,殷勤陶谢许同游。
十分春过半,稚绿已侵花。
又见拳抽蕨,相将舌吐茶。
川原美如画,卉木烂成霞。
红旆思行乐,黄紬忆放衙。
榆年许憔悴,芳景自纷华。
但有书为圃,不妨涵圣涯。
六月畏酷热,簟枕依林塘。
古木同臭味,幽鸟含宫商。
天孙云锦机,丹碧交荐香。
晴澜泛清薰,襟袂生微凉。
巉巉万石间,修筠间新篁。
羽葆列千挺,滟滟浮绿光。
林飙一戛击,环佩声铿锵。
披衣独危坐,意气超羲黄。
岂惟热恼除,冰雪置我肠。
却愁林外人,久苦炎威张。
天瓢忽倾倒,旱魃宜消亡。
是月已火流,不日占金穰。
时虽厌兵革,人或饱稻粱。
此园仅如握,无径不就荒。
犹喜卉木存,弗为斤斧戕。
扬扬桂吐芬,粲粲菊有芳。
清赏备四时,花辰复青阳。
太平本无象,嗣岁或小康。
于焉盍朋簪,一笑传清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