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春过半,稚绿已侵花。
又见拳抽蕨,相将舌吐茶。
川原美如画,卉木烂成霞。
红旆思行乐,黄紬忆放衙。
榆年许憔悴,芳景自纷华。
但有书为圃,不妨涵圣涯。
十分春过半,稚绿已侵花。
又见拳抽蕨,相将舌吐茶。
川原美如画,卉木烂成霞。
红旆思行乐,黄紬忆放衙。
榆年许憔悴,芳景自纷华。
但有书为圃,不妨涵圣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春的美丽景象,春天已经过半,新绿的草木开始侵袭花朵。诗人观察到蕨菜抽芽,茶叶吐露,这些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活力和复苏。川原之美如同绘画一般,植物与树木之间色彩斑斓,形成了一片迷人的光影效果。
诗人心中充满欢乐和喜悦,也回忆起过去在田野间放牛的情景。榆年(可能指的是成熟的年龄或时节)带来的稍显憔悴与春天美好的风景相比,显得更加生动多彩。
最后,诗人提到书籍如同园圃一般,不妨在其中沉浸,与圣贤之道相通。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将个人修养与自然美景结合起来的态度。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闲适自得、享受大自然之美的生活情趣。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鞦韆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