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殿朝初退,金门马不嘶。
院深归有处,柳暗迹都迷。
紫陌春无际,青丝舞正齐。
风烟忘近远,楼阁问高低。
残雪莺声外,斜阳凤掖西。
少陵花底路,物物献诗题。
玉殿朝初退,金门马不嘶。
院深归有处,柳暗迹都迷。
紫陌春无际,青丝舞正齐。
风烟忘近远,楼阁问高低。
残雪莺声外,斜阳凤掖西。
少陵花底路,物物献诗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日闲暇时光中的情景。诗人在早晨退朝后,返回自己深院之中,那里的柳树已经开始发芽,使得原本清晰可辨的路径变得迷离难寻。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也隐喻着个人心境的变化和内在世界的复杂。
"紫陌春无际,青丝舞正齐"一句,通过对紫色小路与青丝带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春天美丽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情怀。"风烟忘近远,楼阁问高低"则表达了一种超越空间距离感的诗意,似乎在探寻内心世界和外部现实之间的关系。
后半首诗转向具体景物的描写,如"残雪莺声外,斜阳凤掖西",通过对残雪与斜阳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最后两句"少陵花底路,物物献诗题"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徘徊,不仅欣赏美景,更是从中汲取创作灵感,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激发他的诗思。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代文人特有的闲适与超脱精神状态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