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西和韵》
《次西和韵》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贫是儒家事,生平畏四知。

灯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

湖海心终在,田园计未迟。

愿同华山叟,驴背倒能骑。

(0)
注释
贫:贫穷。
儒:儒家。
事:品德。
畏:敬畏。
四知:儒家的四种道德准则(知耻、知愧、知报、知止)。
灯花:灯芯结出的花状物,古人认为是吉兆。
空:徒然,白白地。
喜:喜悦。
瓶粟:形容极其贫困,仅有的粮食装在瓶子里。
湖海:泛指广阔的江湖或自由的生活。
心:内心。
田园:乡村田园生活。
计:打算,计划。
迟:晚,不急。
华山叟:华山隐士,代指过着简朴生活的隐居者。
驴背:骑驴出行。
倒能骑:即使年老体衰也能骑驴自如。
翻译
贫穷是儒家所推崇的品德,我一生都敬畏着‘四知’的原则。
灯花虽带来一丝喜悦,但家中粮食匮乏,连做饭都不够。
尽管身处江湖,我的心始终向往着田园生活,现在改变还不算晚。
我希望能像华山隐士那样,即使年迈也能在驴背上自在骑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仇远的作品,题为《次西和韵》。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隐居生活理念与情怀的诗作。

"贫是儒家事,生平畏四知。" 这两句表明了作者对于贫穷的态度,将其视为儒家的常事,并且一生敬畏于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即“四知”指的是古代儒者所重视的礼、乐、射、御等四种技能。

"灯花空送喜,瓶粟不供炊。" 作者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即使是微小的快乐(灯花)也不强求,而日常生活中的柴米之需也不过分奢侈。

"湖海心终在,田园计未迟。" 这两句透露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大自然中——湖海的广阔与田园的宁静——的向往,并且这种愿望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愿同华山叟,驴背倒能骑。"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像传说中的长寿之人华山叟一样,即使年老体衰,也仍旧能够翻身上马,象征着对自由和健康生命状态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知识追求以及自然情怀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鹰爪兰

石上寒松未易邻,寄根犹得傲江滨。

不因幽谷留浓叶,更有馀香佩远人。

半亩驻深莲社月,百年占尽岭南春。

名园已是无寻处,飞过苍鹰爪独新。

(0)

送陆康侯还琼山

邻庵尚忆夜谈时,已识豪华气自奇。

为吏不须哀漂母,轻身原许学要离。

寒山有梦劳千日,客舍无愁畅万卮。

别去倘思吾道好,灯光还照碧琉璃。

(0)

用徐秀才游百花园韵

百丈苍崖路几层,何人清啸学孙登。

松杉地阔风声急,牛斗星寒剑气腾。

冷处看山高士眼,岩前扶病野人藤。

明朝披薜凌霄去,珍重桥头护石冰。

(0)

至麻步

石匠遗馀荫,云根拥独牢。

戒心惊虎兕,麻步见旌旄。

水急青天破,松长白鹤高。

物情徒顺适,人外复波涛。

(0)

上飞来寺·其二

石响山泉沸,台擎野果铺。

峡风刚自起,舟子急相呼。

眼挂杨朱泪,身依晋鄙符。

自由何日得,对境倍踌蹰。

(0)

舟至胥口有鲇鱼一尾重十四斤复买放生

复解鲇鱼索,全倾乞食囊。

原无开济力,只检养心方。

水更微生得,天从覆物长。

年来衰白意,不可问沧浪。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