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身蹬,泛秦川、西入磻溪乡域。
旷谷岩前幽涧畔,高凿云龛栖迹。
烟火俱无,箪瓢不置,日用何曾积。
饥餐渴饮,逐时村巷求觅。
选甚冷热残馀,填肠塞肚,不假珍羞力。
好弱将来糊口过,免得庖厨劳役。
装贯皮囊,熏蒸关窍,图使添津液。
色身轻健,法身容易将息。
孤身蹬,泛秦川、西入磻溪乡域。
旷谷岩前幽涧畔,高凿云龛栖迹。
烟火俱无,箪瓢不置,日用何曾积。
饥餐渴饮,逐时村巷求觅。
选甚冷热残馀,填肠塞肚,不假珍羞力。
好弱将来糊口过,免得庖厨劳役。
装贯皮囊,熏蒸关窍,图使添津液。
色身轻健,法身容易将息。
这首诗是元代道士丘处机的《无俗念》,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秦川磻溪乡间的生活场景。他选择隐居于山谷岩前的幽涧旁,简陋的居所只有云龛为伴,生活清贫,每日仅靠村巷中找寻的食物度日,无论是饥餐还是渴饮,都极其简单。他并不追求剩余的美食,满足于填饱肚子,以此避免繁琐的厨房劳作。
诗人强调的是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即使是残羹剩饭也能维持生计,他认为这样的生活方式能让自己免去繁重的家务,皮囊里装着日常所需,通过简单的烹饪和呼吸,增加身体的津液。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轻盈与健康,认为这样更容易修养法身,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整首诗体现了丘处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清净的道家思想。
耳热还须酒。但持觞、仰天大笑,莫随人后。
落落吾侪堪白眼,世事于君何有。
任薄暮、浮云归岫。
怅望孤山梅尽也,绕西湖、欲绾苏公柳。
才对影,讶清瘦。临风自问频搔首。
慢回思、小青冢上,几添僝僽。
梦里春来无计是,留得穷愁如旧。
听杜宇、泪浇双袖。
拟换扁舟寻宿约,问苍穹、可许疏狂否。
杯再举,曲三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