蘼芜一剪城南路。弱絮随风乱如雨。
垂鞭常到日斜时,送客每逢肠断处。
愔愔门巷春将暮。树底蔫红愁不语。
画梁燕子睡方浓,落尽香泥却飞去。
蘼芜一剪城南路。弱絮随风乱如雨。
垂鞭常到日斜时,送客每逢肠断处。
愔愔门巷春将暮。树底蔫红愁不语。
画梁燕子睡方浓,落尽香泥却飞去。
这首诗描绘了晚春时节,城南蘼芜花凋零的景象,以及燕子忙碌筑巢后慵懒的睡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寄托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首句“蘼芜一剪城南路”,以“一剪”形容蘼芜花的凋零,形象地表现了春天即将消逝的景象。接着,“弱絮随风乱如雨”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飘散的花絮比作雨点,生动地描绘了晚春时节花落满地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氛围。
“垂鞭常到日斜时,送客每逢肠断处”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不舍和内心的痛苦。这里不仅描绘了送别的情景,更蕴含了对友情、亲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愔愔门巷春将暮,树底蔫红愁不语”进一步渲染了春末的寂寥与哀愁。门巷中,春色已近尾声,树下的花朵因凋谢而显得萎靡不振,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对春天离去的哀伤。
最后,“画梁燕子睡方浓,落尽香泥却飞去”以燕子筑巢后慵懒的睡态,反衬出生命的短暂与忙碌。燕子辛劳地筑巢,最终却不得不面对香泥的落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自然规律的不可违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离别等主题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平皋松十里,紫气接函关。
覆野乱枝如盖,上有鹤巢安。
落日嵩云片片,秋水洛川渺渺,林黑雨龙还。
昔闻广成子,曾此炼神丹。慨经罹,秦火后,六经残。
我爱两程夫子,守道乐安闲。
一自神龟呈瑞,天启中原文物,奎壁夜芒寒。
白发司农老,筑室占青山。
瑞满长空,见彤云密布,琼花飘雪。
坛上炉烟,馥馥沉檀和屑。风里宝幡双结。
瞻缥缈、霓旌素节。导引皓鹤千群,遥下玉楼银阙。
铜龙漏咽。正九关鱼錀沉沉,夜光皎洁。
平晓迷漫,迤逦瑶台相接。圣主忧民念切。
对此际、龙颜开悦。
况正属、腊内春前,一白胜于三白。
花倦惊声,飞共雨肥芳草。
一段轻烟,阑截澹白山头,微青树杪。
斗红香冷,空教杨柳生愁,点点雪花飞不起,都付与东流,春去知多少。
怀抱。何事当年,花闲柳伴,追欢买笑。
萦得柳暗,浓愁花堆烦恼。
春归人远,更有无限关心,残更不寄青楼梦,醒眼醉孤灯,此恨和谁道。
黄菊擎霜,紫萸带雨,年华又早重阳。
风喧病叶,夜来声满书窗。
晓看日放些儿影,渐云收、青吐山光。
为怜戏马应弦,还忆穿杨。芒鞋竹杖荷裳。
快扳萝扪壁,峻岭崇冈。纵目流观,平沙雁落长行。
糗糕菊酒迎凉脯,且鲸吞、沉醉何妨。
尽幽闲,佩萸力健,落帽人狂。